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九章 第三节 大气压强 教案(2份打包,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九章 第三节 大气压强 教案(2份打包,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04 14:15:34

文档简介

教 学 案(12)

课 题 第三节 大气压(第一课时) 课 时 二课时
班 别 课 型 探究课
时 间 教 具 玻璃瓶、硬纸片、熟鸡蛋、火柴、量筒、水槽、吸盘、针筒、果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
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
预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一、阅读课文,找出本节的知识点,在书中做出标记。 二、重点问题:小组内讨论完成。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 2.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3.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4.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5.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 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 水银柱将 。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 , 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 水银柱的高度将 ,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 如果 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 三、疑难问题:组间交流讨论完成。如图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几秒后,立即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处不动。 ⑴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怎样的?⑵你猜想的依据的什么?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2’) 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5’) 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15’) 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1.大气压的存在,证明气体压强的一些现象。 2.大气压的测量。 指导,巡视,点拨。 思考。 交流讨论并回答。 阅读学习目标并明确。 各组交流预习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讨论后完成。 合作探究:大气压强的数值。 小组进行实验,组长分工负责。实验结束选代表台前展示,并讲解说明,其他组质疑。 (1)演示教材图实验:杯内的水产生不产生压强?水为什么不流出去呢?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呢?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2)托里拆利实验。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10’) 点拨: 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 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将管倾斜,结果是否相同? 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P0 = mmHg = Pa。 ①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 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 ②试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 ③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帕?结论: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能支持 高水银柱。 组间交流讨论完成。选出优秀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认真倾听并质疑释疑。
小结提升 1’ 师生共同完成: 本节所学内容有: 1.大气压。 2.大气压数值。 3.托里拆利实验。
达标检测10’ 1.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是 ( )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放斜了 C.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比较粗 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用抽水机抽水
布置作业 1’ 整理课堂笔记。 2.某同学估测大气对0.3m2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A 3×102N B 3×103N C 3×104N D 3×105N3.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 A 嘴的吸力 B 大气的压力 C 瓶底的压力 D 瓶壁的吸力 [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大气压(第一课时)1.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3.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教 学 反 思
听 课意见





教 学 案(13)
课 题 大气压(第二课时) 课 时 二课时
班 别 课 型 探究课
时 间 教 具 抽水机模型、离心式水泵模型、空盒气压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压的变化.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 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的应用.
难点 抽水机的原理.
预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一、阅读课文,找出本节的知识点,在书中做出标记。 二、重点问题:小组内讨论完成。 1.大气压是由于 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随着 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 ,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 。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 2.平原上生活的人在登山时,常会发生高山反应或叫高山病,在3千米以上会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加快。四肢麻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三、疑难问题:组间交流讨论完成。在海拔2000m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水银柱,则山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来源: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2’) 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5’) 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15’) 大气压存在,而且很大。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塌? 了解大气压的变化.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指导,巡视,点拨。 思考。 交流讨论并回答。 阅读学习目标并明确。 各组交流预习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讨论后完成。 合作探究: 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3.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小组进行实验,组长分工负责。实验结束选代表台前展示,并讲解说明,其他组质疑。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10’) 点拨:气压计介绍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出示金属盒气压计实物和挂图,介绍其结构和原理。2.大气压的应用出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挂图和模型,介绍并演示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组间交流讨论完成。选出优秀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认真倾听并质疑释疑。
小结提升 1’ 师生共同完成: 本节所学内容有:1.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2.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3.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达标检测10’ 1.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 ) A.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 B.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 C.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 D.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2.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布置作业 1’ 整理课堂笔记。 2.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 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 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4.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板书设计 大气压(第二课时)1.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2.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3.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教 学 反 思
听 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