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过关检测试卷(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过关检测试卷(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04 17: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绵阳市示范初中(绵阳南山双语学校)
2020年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过关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 (2019·广州)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
(ρ水=1 g/cm3)( )

A.a B.b C.c D.d
3. (2019·武汉)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列选项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4.(2019·盐城)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
5.(2018·邵阳)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图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B      C      D
A.水壶 B.锅炉水位计
C.排水管的“反水弯” D.拦河大坝
7.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低于B管中的水面
B.高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8.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 cm、5 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
A.5∶7 B.2∶3 C.3∶7 D.1∶1

9.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3 kg/m3),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深度是( )

A.12 cm B.2 cm C.10 cm D.8 cm
10. 汛期,上涨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度变__ __,对堤坝的压强变__ __.
11.液体不仅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而且如图所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__ __也产生压强,且压强随__ __而增大.

12. (2018·宜昌)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完成了7 km级的潜水实验,它潜入海面下7 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 Pa
(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在逐渐上升返回海面的过程中,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 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如图甲所示,一个盛水的试管竖直放置时,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3 Pa,则水面的高度h为__ __cm,当试管逐渐倾斜时,如图乙所示,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将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深度为__ __cm,受到水的压强是__ __Pa.(g取10 N/kg)

15.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__ __ρ乙__ __ρ丙.(填“>”“=”或“<”)

1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为p1;将瓶子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为p2,则p1__ __(填“>”“<”或“=”)p2,原因是__
__.

17水下0.5 m深处的压强为__ __Pa,__ __m深的煤油产生的压强与0.5 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相等.(g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
18.塑料桶里装有20 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 600 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 ___kg/m3__.(g取10 N/kg)
19.如图所示,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__ _(填“>”“<”或“=”)pb.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_ __(填“流动”或“不流动”).

20.(2019·眉山)如图所示,质量为200 g、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800 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3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 __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 __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1.(2019·宁夏)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乙.

22.(2019·湘潭改编)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侧液面的__
__.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 __(填“有色”或“无色”)的.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 __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的液体内部等深度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hB,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
__的关系.
23.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__ __(填“甲”或“乙”)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更大;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ρ盐水>ρ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_ __(填“A”或“B”)杯中装的是盐水,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深度,__ 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4.有一潜水艇潜入海水中的深度为100 m,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求:
(1)潜水艇在100 m深度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潜水艇有一个面积为200 cm2的观察窗,这个观察窗在100 m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力是多少?












25.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 cm2,质量为0.5 kg的容器放在表面积为100 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 N,深40 cm的水.g取10 N/kg.求:
(1)距容器底10 cm的A处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参考答案
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D)
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2. (2019·广州)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 g/cm3)(A)

A.a B.b C.c D.d
3. (2019·武汉)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列选项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A)


  A      B

  C      D
4.(2019·盐城)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D)

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
5.(2018·邵阳)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图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D)

 A      B     C      D
A.水壶 B.锅炉水位计
C.排水管的“反水弯” D.拦河大坝
7.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C)

A.低于B管中的水面
B.高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8.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 cm、5 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A)
A.5∶7 B.2∶3 C.3∶7 D.1∶1

9.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3 kg/m3),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深度是(C)

A.12 cm B.2 cm C.10 cm D.8 cm
10. 汛期,上涨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度变__大__,对堤坝的压强变__大__.
11.液体不仅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而且如图所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__侧壁__也产生压强,且压强随__深度增加__而增大.

12. (2018·宜昌)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完成了7 km级的潜水实验,它潜入海面下7 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7.21×107__Pa(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在逐渐上升返回海面的过程中,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变小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如图甲所示,一个盛水的试管竖直放置时,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3 Pa,则水面的高度h为__10__cm,当试管逐渐倾斜时,如图乙所示,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将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深度为__60__cm,受到水的压强是__6__000__Pa.(g取10 N/kg)

15.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__>__ρ乙__>__ρ丙.(填“>”“=”或“<”)

1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为p1;将瓶子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为p2,则p1__<__(填“>”“<”或“=”)p2,原因是__倒过来后液体深度增大__.

17水下0.5 m深处的压强为__5×103__Pa,__0.625__m深的煤油产生的压强与0.5 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相等.(g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
18.塑料桶里装有20 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 600 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0.8×103____kg/m3__.(g取10 N/kg)
19.如图所示,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__<__(填“>”“<”或“=”)pb.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_不流动__(填“流动”或“不流动”).

20.(2019·眉山)如图所示,质量为200 g、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800 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3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6__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5__000__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1.(2019·宁夏)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乙.

22.(2019·湘潭改编)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侧液面的__高度差__.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有色__(填“有色”或“无色”)的.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深度__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的液体内部等深度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hB,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密度__的关系.
23.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__乙__(填“甲”或“乙”)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更大;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ρ盐水>ρ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__B__(填“A”或“B”)杯中装的是盐水,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深度,__液体密度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4.有一潜水艇潜入海水中的深度为100 m,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求:
(1)潜水艇在100 m深度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潜水艇有一个面积为200 cm2的观察窗,这个观察窗在100 m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力是多少?
解:(1)潜水艇在100 m深度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3×103 kg/m3×10 N/kg×100 m=1.03×106 Pa
(2)S=200 cm2=0.02 m2
由p=可得,观察窗受到海水的压力:
F=pS=1.03×106 Pa×0.02 m2=2.06×104 N
25.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 cm2,质量为0.5 kg的容器放在表面积为100 d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 N,深40 cm的水.g取10 N/kg.求:
(1)距容器底10 cm的A处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解:(1)由图知,A处水的深度:
hA=40 cm-10 cm=30 cm=0.3 m
A处水的压强:pA=ρghA=1×103 kg/m3×10 N/kg×0.3 m=3 000 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gh=1×103 kg/m3×10 N/kg×0.4 m=4 000 Pa

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4 000 Pa×100×10-4 m2=40 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G容器+G水=m容器g+G水=0.5 kg×10 N/kg+45 N=5 N+45 N=50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5 0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