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案(15)
课 题 第十章 第一节 浮 力 课 时 一课时
班 别 课 型 探究课
时 间 教 具 木块、石块、水、烧杯、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 浮力的存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难点 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预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一、阅读课文,找出本节的知识点,在书中做出标记。 二、重点问题:小组内讨论完成。1.浸在液体中的石块会受到?????? 的力,叫做浮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正方体铝块浸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20N,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30N,这个铝块是否受到了浮力?若它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是??????? N。3.用弹簧测力计称得一石块在空气中25N,①把它部分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0N,此时石块所受浮力为 N;②若全部浸入水面下10cm处,示数为15N,此时浮力为 N;③在全部浸入水面下50cm处,此时浮力将 。比较①②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 有关,而由②③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 无关。 三、疑难问题:组间交流讨论完成。幻灯片出示图片,梯形物体重为12牛,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牛,则 梯形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牛,它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 牛,方向 。若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4牛,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为 牛。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2’) 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5’) 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15’)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 1.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2.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4.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指导,巡视,点拨。 思考。 交流讨论并回答。 阅读学习目标并明确。 各组交流预习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讨论后完成。 合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小组进行实验,组长分工负责。实验结束选代表台前展示,并讲解说明,其他组质疑。将石块从空气中缓慢浸没到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我们会发现,随着石头没入水中的体积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 说明浮力 (填变大或变小),等完全没入水中后在向下没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吗? 在向左或向右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吗? 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深度 (填有没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10’) 点拨: 1.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筒浸没在水中,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侧的橡皮膜产生的压强P左和P右的大小关系是P左 P右,受力面积s左 s右, 水对玻璃圆筒两侧的橡皮膜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F左 F右,其合力F水平= ;当玻璃圆筒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侧的橡皮膜产生的压强P上和P下的大小关系是P上 P下,受力面积s上 s下, 水对玻璃圆筒两侧的橡皮膜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 F上 F下,其合力F竖直= ,方向 。 归纳:浮力产生的原因 。 有 )关系。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 。 组间交流讨论完成。选出优秀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认真倾听并质疑释疑。
小结提升 1’ 师生共同完成: 本节所学内容有: 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达标检测10’ 1.一个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2.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铁球,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9N,把铁球浸没在水中时,铁球受到浮力是4.9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3.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发现两测力计减少了相同示数,说明两物体的 ( )A.质量相同 B.体积相同 C.重力相同 D.密度相同
布置作业 1’ 整理课堂笔记。 2.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7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9N,求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金属块的密度
板书设计 第十章 第一节 浮 力1.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2.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3.浮力的影响因素是: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②液体的密度。
教 学 反 思
听 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