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作业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作业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4 00:24:01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古诗词诵读
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
采薇(节选)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雨雪霏霏(yuy
载渴载饥( zaI zaI)
客舍青青柳色新( she she)
劝君更尽一杯酒(jnjn)
、选一选。(填序号)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又。B湿润,沾湿。C.从前。D.再。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
(2)渭城朝雨浥轻尘。
(B)
(3)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4)劝君更尽一杯酒。
D)
2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
意思,以下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思乡”
意思的一项是(D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下列对《送元二使安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C)
A.诗中写王维送别元二的地点是安西。
B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写景为主。
C.这首诗描绘了“朝雨、客舍、柳色新”等景
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D.“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字可以换成
“饮”字。
、古诗词中有许多叠词,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
“家”吗?(填序号)
A.两两B纷纷C.微微D悠悠
1念天地之(D),独怆然而涕下。
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A)归。
3清明时节雨(B),路上行人欲断魂
4.(C)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四、读《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这首诗节选自《诗经·小雅》,《诗经》是我
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句中的“矣”和“思”都是语气助词。
3有很多成语出自诗词,读一读,找出其中的成语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依依
(2)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青山绿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
4根据诗意写诗句。
(1)行道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2)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5本诗分别写了春季和冬季有代表性的景物。
“杨柳依依”写柳条飘荡,“雨雪霏霏”
写雪花飞舞。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征战生活的艰
苦,以及戍边战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共12张PPT)
春夜喜雨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注释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B
A.潜入夜(qian)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B野径(jng)
润如酥(酥油)
C红湿处(ChU)
绝胜(远远胜过
D.花重( chong)遥看(远)
解释加点的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润物:滋润着万物。
诗意:春雨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
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从。
诗意: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
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
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处:时
诗意:一年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
远远胜过了绿柳满城的晚春景色。
三、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判断下面说法的
对错,对的打“V”,错的打“×”。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
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V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之情。
(×)
3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4.文中的“天街”就是指“天上的街市”,“天街
小雨润如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
了春雨细密、滋润的特点。
)
四、感悟古诗并填空。
春雨沙沙,滋润细腻,我想到了《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
酥”。诗人认为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是早
春,从“最是一年春好处”这句诗可以看
出来,它与名言警句“一年之计在于春”表
达的意思相似。
五、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题目写明了时间是春天的夜晚
描写对象是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词语
是“喜
2诗中的“潜”写出了风很微弱,“细”
写出了雨很细小。
3.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的诗句是:野径云
俱黑,江船火独明。描写诗人的猜测
的诗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运用诗句填空: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来形容老师
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5.下列对《春夜喜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诗中描写的是春天的雨。
B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以写景为主。
C.“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是指“原来不存
在的事情出现了”。
D诗中表现雨后万紫千红的情景的是“晓看
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共15张PPT)
浣溪沙清平乐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B)
A.浣溪沙(huan)
短浸溪(jn
B.子规啼(t)
无再少(shao)
C清平乐(yue)
百啭( zhuan)
D.黄鹂(
蔷薇(qang)
二、选出下列词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填序号)
1寺临兰溪(B)
A到,来
B挨着,靠近。
C.照着字、画模仿。
2山下兰芽短浸溪(A
A浸润。
B逐渐。
3.萧萧暮雨子规啼(B
A.麻雀。
B杜鹃鸟。
C.黄鹂。
4.百啭无人能解(A)
A.懂得,理解。
B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
写出下列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谁道人生无再少?
(反问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拟人
3.休将白发唱黄鸡。
(比喻)
四、品读词句,完成练习。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1)画线句子的意思是:春天回到了哪里?
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
(2)“若有人知春去处”中的“若”字点
明了这是作者的设想。
2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因风飞过蔷薇”表明了季节的变
化,此时春天已过,初夏已到,表达了词人对
春天易逝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题目

2《浣溪沙》词前有小序,交代了词人写这首词
的背景和原因。
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
称“三苏”。
4.《清平乐》写的是初夏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
的惜春之情。
六、读诗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
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
将白发唱黄鸡。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浣溪沙”是词牌名。这首词还有“序”,是: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3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分别写了兰芽


松间沙路
潇潇暮雨
子规这
五种景物。
4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而词人却用
词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表达了自己不服老,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5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B)
A.狂放冒进,豁达乐观。
B.老当益壮,积极进取。
C洒脱豪放,淡泊名利。
(共15张PPT)
江上渔者泊船瓜洲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me
mo
1.君看一叶舟,出没(mo)风波里。
2京口瓜洲一水间(jan),钟山只隔数重
( chong)山
huan
3明月何时照我还(huan)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但爱鲈鱼美(A)
A.只。
B但是。
2出没风波里(B)
A.隐没。B.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3泊船瓜洲(A)
A.停船靠岸。
B小水洼。
4京口瓜洲一水间(A
A之间,中间。
B.距离。
三、回顾《江上渔者》和《泊船瓜洲》,完成填空。
1.《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
仲淹。“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反映渔民江上捕鱼的
艰险,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
同情
2《泊船瓜洲》中写到了三个地名,诗人此时身
处瓜洲,对面是京口,而他的家在
钟山。(看图填空)
瓜洲

3感受古诗中的渔人形象,连一连。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悠闲自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辛苦劳作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高、孤傲
四、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第三、四句的诗意是: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啊,你何时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3判断正误,对的打“V”,错的打“×”。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唐代的王安石,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首。
(×)
(2)“京口”与“瓜洲”这么近,只隔一条江。诗
人由此联想到家乡所在地钟山与京口隔了几重
山,距离那么远,只怕无法到达。
(
(3)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
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
4-个“绿”字既写出了颜色,又写出了动态的美。
个“绿”字仿佛让我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春
风拂过,长江两岸的草木都恢复了生机,青翠
欲滴。
5.-个在海外居住的朋友,她的QQ个性签名是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以下几
句诗,不符合她此时心情的是(B)
A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