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9.1 投影
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幅图形中,表示两棵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 )
2.下列图中的四幅图,是灯光下形成的影子的是( )
3.小华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4. 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5. 下列的四幅图,灯光与影子的位置合理的是( )
A B C D
6.某时刻两根木棒在同一平面内的影子如图所示,此时,第三根木棒的影子表示正确的是( )
7.下面四幅图中,灯光与影子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
8. 如图,有一座房子,太阳在房子后方,房子的影子的形状大致为( )
9. 圆形的物体在太阳光下的投影是( )
A.圆 B.椭圆
C.线段 D.以上都有可能
10. 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太阳下玩耍,发现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的投影不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高为2米的院墙正东方有一棵树,且与院墙相距3米,上午的太阳和煦灿烂,树影爬过院墙,伸出院墙影子外1米,此时人的影子恰好是人身高的两倍,那么这棵树的高约为______米.
12.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1.5 m,CD=4.5 m,点P到CD的距离为2.7 m,则AB与CD间的距离是_______m.
13.如图,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现测得OA=20 cm,OA′=50 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是__________.
14.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经过,在小亮由A处径直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王刚身高1.7 m,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子长为0.85 m,紧接着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测得影子长为1.1 m,那么王刚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__________.
16. 如图,身高为1.8米的某学生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当他站在B处时,他头顶端的影子正好与旗杆顶端的影子重合,并测得AB=2米,BC=18米,则旗杆CD的高度是 米.
17. 如图,小军、小珠之间的距离为2.7 m,他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长分别为1.8 m,1.5 m,已知小军、小珠的身高分别为1.8 m,1.5 m,则路灯的高为________.
18.如图,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的角,照射在地面上的一只皮球上,皮球在地面上的投影长是10 cm,则皮球的直径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9.(6分)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 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 m.
(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
(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 m,请你计算DE的长.
20.(6分) 如图,小华、小军、小丽同时站在路灯下,其中小军和小丽的影子分别是AB,CD.
(1)请你在图中画出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用点P表示);
(2)画出小华此时在路灯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
21.(6分) 为了测量操场中旗杆的高度,小明学习了“太阳光与影子”,设计了如图的测量方案,请根据图中标示的数据求旗杆的高度.
22.(6分)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竖立着一面墙AB,墙外有一盏路灯D,光线DC恰好通过墙的最高点B,且与地面形成37°角,墙在灯光下的影子为线段AC,并测得AC=5.5米.
(1)求墙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tan 37°≈0.75,sin 37°≈0.60,cos 37°≈0.80);
(2)如果要缩短影子AC的长度,同时不能改变墙的高度和位置,请你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
23.(6分) 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1.5 m,CD=4.5 m,点P到CD的距离为2.7 m,求AB与CD间的距离.
24.(8分) 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到教室内,竖直窗框在地面上留下2.1 m长的影子如图所示,已知窗框的影子DE到窗下墙脚的距离CE=3.9 m,窗口底边离地面的距离BC=1.2 m,试求窗口的高度(即AB的值).
25.(8分) 如图,王林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行到P处时发现,他在路灯B下的影长为2米,且恰好位于路灯A的正下方,接着他又走了6.5米到Q处,此时他在路灯A下的影子恰好位于路灯B的正下方.已知王林身高1.8米,路灯B高9米.
(1)标出王林站在P处在路灯B下的影子;
(2)计算王林站在Q处在路灯A下的影长;
(3)计算路灯A的高度.
参考答案:
1-5ACACB 6-10BBDDB
11. 4
12. 1.8
13. 2∶5
14.先变短后变长
15.0.5 m
16. 18
17. 3m
18.15 cm
19. 解:(1)如图
(2)∵AC∥DF,∴∠ACB=∠DFE,
又∠ABC=∠DEF=90°,∴△ABC∽△DEF,
∴=,∴=,
∴DE=10 m
20. 解:(1)(2)如图
21. 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 m.
由题意,得=,
解得x=6.
故旗杆的高度为6 m.
22. 解:(1)在Rt△ABC中,AC=5.5米,∠C=37°,
tan C=,∴AB=AC·tan C≈4.1(米).
(2)要缩短影子AC的长度,增大∠C的度数即可.
即第一种方法:增加路灯D的高度;
第二种方法:使路灯D向墙靠近.
23. 解:∵AB∥CD,
∴△PAB∽△PCD.
设CD与AB间的距离为x m,
则=,
即=,
解得x=1.8,
∴AB与CD间的距离是1.8 m.
24. 解:由于阳光是平行光线,即AE∥BD,∴△AEC∽△BDC,
∴=.
又∵AC=AB+BC,DC=EC-ED,EC=3.9,ED=2.1,BC=1.2,
∴=,
解得AB=1.4,
则窗口的高度为1.4 m
25. 解:(1)线段CP为王林在路灯B下的影长
(2)由题意得Rt△CEP∽Rt△CBD,∴=,
∴=,解得QD=1.5,
则王林站在Q处时在路灯A下的影长为1.5米
(3)∵Rt△DFQ∽Rt△DAC,
∴=,∴=,
解得AC=12,
则路灯A的高度为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