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3 23:57: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0张PPT)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
唐 王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重阳节
学习目标
1、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通过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维:701年-761年,今山西祁县人。唐诗人、画家,字摩诘。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15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新知讲解
根据划分的节奏,有感情地读出古诗的韵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词语
1.九月九日:
2.忆:
3.山东:
4.异乡:
5.为异客:
想念。
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他乡、外乡。
作他乡的客人。
指阴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
佩带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
理解词语
6.逢:
7.倍:
8.登高:
9.茱萸(zhū yú ):
遇。
格外。
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一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
新知讲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
登高
插茱萸
饮菊花酒
新知讲解
诗意:我独自一个人住在他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我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
所以就说
思念亲人。
更加的思念亲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新知讲解
诗意: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知讲解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所做,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佳节,但诗人客居长安,孤身异处,思亲之情油然而生。首句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很重,写出了节日中游子的孤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第三句一笔宕开,由自己的思亲,设想“兄弟登高”“遍插茱萸”却少了自己可能有的遗憾心情,更进一步写出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全诗赏析:
试一试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试一试
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现在在外乡打工,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可想而知,当看到明亮的灯光,皎洁的月光时,我们是多么想念爸爸妈妈,身处异乡的爸爸妈妈又是多么思念远在家乡的我们。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主题概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诗人通过
描写自己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现出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拓展提高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唐·杜甫《绝句二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课堂练习
1.农历九月九日是(   )节。
A.端午 B.清明 C.重阳 D.中秋
2.异乡是指(   )。
A.山东 B.他乡,外乡 C.不同的家乡
C
B
课堂总结
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历经10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查阅王维的诗,把你喜欢的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异乡? ? ? ? ? ? ? ? ? ? ? ? ? ? ? ? ? ? ? 故乡
倍思亲
异客? ? ? ? ? ? ? ? ? ? ? ? ? ? ? ? ? ? ? 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