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2.笔 算 乘 法
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49页例2。
内容简析
例2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课时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并准确计算。
3.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能够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师采用引导学习法,通过对比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总结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与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
2.本课时对学生而言,难度不是很大,可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讨论,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运算算理及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春风小学三(1)班有48人,每人喝2盒酸奶,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盒酸奶?学生解答。继续播放课件,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课件播放暂停,由问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让学生先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谈话导入法: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后,大家对乘法的了解又进了一步。下面我来考考大家的掌握程度。四月份植树小分队绿化荒山,每天植树12棵,一个月一共能植树多少棵?
如果每天植树27棵,半个月能植树多少棵?同学们会计算吗?它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品析:通过谈话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正确把握本节的重点内容,展开学习,探究新知,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
复习导入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几道题目:
12×11= 13×21= 23×13= 33×31= 11×22=
计算完之后,和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品析: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算理的认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49页例2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
师:同学们,看看图中藏着什么数学信息?
生1:春风小学有37个班。
生2: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盒酸奶?
师:好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请大家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算!比一比谁的算法多,谁的方法好。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生1:用口算的方法。因为37×8=296,37×40=1480,296+1480=1776,因此37×48=1776。
生2:采用估算的方法,把48看作50,37看作40,50×40=2000,大约是2000盒。由于48比50小,37比40小,48×37的积一定接近2000但是要比2000小。
生3:用竖式计算。
师: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7乘48,结果是336,然后用十位上的3去乘48,注意3乘8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乘积相加即可。
师:我们共同来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品析:在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然后
在全班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一:用竖式计算47×38时,38十位上的3乘47时,为什么所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分析:38十位上的3乘47,3表示3个十,3个十乘47是141个十,因此1要和十位对齐表示1个十。
质疑二:小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乘数13个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比实际的积多了125,实际结果是多少?
分析:由题意可得出这三个关系式:一个乘数×13=实际的积,一个乘数×18=现在的积,现在的积-实际的积=125。所以解决问题的重点就是“一个乘数”,通过数量间的代换可得出“一个乘数×18-一个乘数×13=125”,即一个乘数=125÷(18-13)。
生:125÷(18-13) 25×13=325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实际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回顾、反思、巩固,所以真正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应该是本环节质疑答疑之后,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学习完本课,你们能说说不进位与进位乘法的区别吗?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如何计算简单的整数连乘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本节课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构建知识的规律,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作恰当的比较和分析,使学生明确列竖式计算的必要性。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1.在笔算前,应让学生先估一估。估算能帮助学生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2.本节课的错误率较高,其原因就是练习量不足,可让学生在笔算过程中,轻声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每个数字怎么得来的。在说的过程中改正书写和计算中因为马虎而出现的错误,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课件14张PPT。笔算乘法(进位)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78×11
33×21列竖式计算。24×12
14×12看谁算的有准又快!78×11=85824×12=2888 5 888772 8 8844233×21=69314×12=1686 9 336361 6 8842148×37=?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
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48×37=?48≈50 37≈4050×40=2000大约2000盒。48×37=63 3548×37=分析:7×8=56,但个位上只有6,4×7=28,但十位和百位上是33,33=28+5,所以7×8=56中5进到了十位,和4×7相乘的数相加,得到的两位数按顺序放在百位和十位。48×37=×3 74 863 3548×37=×3 74 863 352 177648×3,先算8×38×3=24,4保留,2应该进到百位上,再算3×4,12+2=14,所以方框中从左到右依次填1、4、4。3×4 =12,小组讨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1.做一做。29 96 17 8 268 4 8 1 0 31 5 6 642 92 8 14 2 9 1 464 1 56 2 16 6 3 9 6√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 )2 3 62 25 981 1 6 9 4×3 42 146 1 9 7 8×4 64 3822 5 1 7 ( )×√××1 2 9 8 7 1 4√683.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25元贵。买了13个足球后,钱还没花完。 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30×13=390(元)
390元>380元
不可能是30元。29×13=377(元)
377元<380元
可能是29元。足球的价钱可能是26元、27元、28元、29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个乘数( )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与这个乘数的( )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 )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哪一位乘数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 )。个个十几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