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5 个生字,认识 8 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会写 5 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学手势舞《咏柳》。(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壱、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老师先带大家来玩一个猜字谜的游戏:
小姑娘,手细长,身儿软,头发长,春风吹来长发飘,跳起舞来真漂亮。
(谜底:柳树)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咏柳) 全班齐读课题。
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同学答:咏鹅) 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
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
全班读。
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同学会读,读准确。
同学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正音。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重点指导“绿”“碧”“妆”。
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的事项。
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自己书写。
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
缺补漏,指导方法。
第二课时
一、导读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那大家都掌握了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古诗,读完之后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二、自读古诗, 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指定学生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
读的好的同学领读生字。三、再读古诗, 梳理文意
(一)朗读古诗,掌握朗读技巧
1、观看《咏柳》朗诵视频,学习朗读技巧。
2、指定学生朗读,齐读古诗。
3、练习拍手读故事,感受古诗节奏。
(二)理清文意
1、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碧绿的玉,把柳树的叶子比作玉石。
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万条:用夸张的办法写柳树枝条的多。
B.绿丝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了柳树枝条的绿、细长柔美的特点。
2、作者把柳枝比作丝绦,你觉得柳枝还像什么?仿写一个比喻句。
3、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似:如同,好像。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巧妙的想象,既赞美了柳叶, 又歌颂带来绿色的春天。
(三)梳理课文结构
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实景与想象相结合,歌颂了春天美丽的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柳树、春天、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升华
1、 《咏柳》描绘的是什么景色?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咏柳》写了柳树和春风。柳树高大、碧绿,枝条长而柔软,叶子细小。春风温暖。表
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和无穷的创造力。
2、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柳》表达了作者对柳树、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五、随堂巩固练习
1、生字连线
2、古诗诗句填空六、课后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2、课后搜集整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与同学们分享。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咏柳
贺知章
碧玉 绿丝绦 比喻
妆 裁 拟人
万条 夸张
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兴趣,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体会诗人通过古诗所要表达的感情,理解诗人对于柳树、春天以及大自然的热爱。教会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春天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