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回忆鲁迅
先生(节选)
导入新课
毛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小学时,同学们也学过鲁迅的很多文章,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藤野先生》等(引导学生回忆),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已经不再陌生。
鲁迅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轻捷( ) 揩( )
调羹( ) 舀( )
咳嗽( ) 碟( )
校对( ) 疙瘩( )
薪金( ) 吩咐( )
阖( ) 深恶痛绝( )
jié
kāi
tiáo gēng
yǎo
ké sou
dié
jiào
gē dɑ
xīn
fēn fu
wù
hé
整体感知
舀: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体)。
揩:擦,抹。
阖:全,总共;关闭。
薪金: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等。
草率:粗糙简略;轻率。
抹杀:也作“抹煞”,抹掉,勾销;完全去掉。可引申为将什么事情做到绝地,没有回头的可能。
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整体感知
课文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的印象较深?简要谈谈理由。
读完萧红的这篇文章,相信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加深入具体了。请用几个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青年的良师益友,热情的文学导师,忘我的革命战士……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局部探究
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个性的?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局部探究
文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局部探究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性,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这又是一种如何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
局部探究
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局部探究
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着萧红亲手做的食物,就算做的不好,鲁迅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局部探究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他强烈地要求着别人,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局部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片段,体会作者回忆时情绪化的写法。
局部探究
此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鲁迅开朗乐观的性格、忘我的工作精神、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耐心周到待人的高大形象。
局部探究
对于课文,你还有哪些见解,对哪些描写你比较感兴趣?
局部探究
总结拓展
分组,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总结拓展
作业设计
1.完成学案。
2.将拓展练习中的讨论,整理成文。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乐观开朗的性格
敏捷果断的作风
严谨的工作习惯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热情、和蔼、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