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6 09:4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
战国后期:
秦朝时候: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逐渐复苏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宋明时期:

“理学”一词的概念:
理学(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东汉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这座白马寺。
佛道出现——东汉
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
南朝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三次舍身入寺院为僧。
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佛道的发展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三教合一趋势,为理学的出现奠定基础。
2、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尊儒读经。
3、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宋明理学
二、理学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1、程朱理学
代表 主 张 影 响
二程
理学 ①世界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而后有“物”(核心) ;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二程认为探究万物道理以达到完善的理解。 ①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②《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日朝欧)

朱子学 ①世界观: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即“三纲五常”,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2、陆王心学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代表 主 张 评 价
陆九渊 ①世界观:“心即理也”,(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认识论: “发明本心”(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不须向外探求,格物致知)。 积极:①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意志、气节、道德、责任;②重视发奋励志,讲求以理统情,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消极:维系专制,压抑、扼杀人性;
王阳明 ①世界观:“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更多吸收佛教禅宗思想)
②思想核心:“致良知”
③“知行合一”,强调自我主动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慧能
小故事·大道理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小故事·大道理
《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
世界本原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父子关系》
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天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
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这就是孝。”
阳明说:“孝顺自己老爸是应该的,人本来就有孝心,但,我们对别人的老爸也要孝,这才是真正的孝。”
道德修养
同: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
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 。
异: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
都属于理学
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承认“理”的存在
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的存在
理是内在的心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内容
实质
异 认识“理”
实现“理”
哲学范畴
三、寻理学之果——评价
戴震和温家宝总理对理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清.戴震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以理杀人?
“美丽”的三寸金莲
禁锢了思想,压抑了人性
科举教科书
又问(程颐):“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明史》中记载,尤氏丈夫死后恶少说她美目流盼,便使用石灰揉瞎眼睛,自缢未死,又撞石而死!
《清史稿》中更记载一女子因为睡觉时帘子开了,疑心被人偷看,于是自杀而死!
民族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日贫,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埋掉儿子,节省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
公益广告:孝当先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寻理学之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