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尿的形成和排出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尿的形成和排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11-27 17: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
11.2 尿的形成和排出
同学们在生病时吃了阿莫西林一段时间后,在排尿时你会闻到尿液中有什么气味?(学生回答)在大量出汗时汗液不小心掉到嘴里是什么味道?(学生回答)我们知道阿莫西林,食盐都是从我们口中吃进去的,那又是如何到达汗液,尿液处的呢?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弄清人体有那些代谢废物以及它们是如何排除的。
☆名师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本章识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难点:肾单位的结果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法学法: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教师评价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田世国的事迹感动了世人,他成为了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捐肾救母有何感人?肾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推进新课)
1、泌尿系统的组成[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想一想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归纳] 肾—形成尿液
泌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统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尿的形成;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投影出示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完成讨论题。(无投影可画草图或学生看书中的图)1、肾单位有哪些部分组成?2、肾小球是如何形成的?3、肾小囊在哪里 和什么相连 4、肾小管外面有什么,从哪里来的,又汇集到哪里 5、肾小管和什么相连?
尿的形成过程:
活动1:(投影出示尿液化验单或学生看书中的图)各位同学生病看医生,有时医生会让你去做尿液检查。拿到化验单,医生才会下诊断书,这是为什么?这张化验单你看得明白吗?想学吗?
活动2: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并讨论
1、上表中, 是血浆, 是原尿, 是尿液。
2、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3、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小结:
(1)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吸收作用。
(2)尿液的组成有水、无机盐和尿素。现在有谁能读懂化验单吗?
生活连接: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2、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3、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呢?
活动3:小组讨论血液是怎样进出肾单位的 尿液的形成和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
该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人体的各个系统是互相存在的。
3、尿的排出和泌尿系统的卫生: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学习尿的排出路径。
身边事:1.你知道我们每天一般要喝多少水?为什么要喝这么多的水?2.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
4.本课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设计·
11.2 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脏 ——形成尿液
泌尿系统的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泌尿系统的组成
膀胱 ——贮存尿液
尿道 ——排除尿液
肾小体 肾小球:滤过(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肾单位 肾小囊:形成原尿(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形成尿
☆优化设计学案☆
新知预习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2、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2、肾脏的结构:
(1)肾门:是肾静脉、肾动脉出入肾脏的以及输尿管与肾脏连结的部位。
(2)皮质:毛细血管丰富。 髓质:颜色较浅。 肾盂:肾脏中央空腔。
3、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部分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
4、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由出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
肾小球和肾小囊主要分部在肾脏的皮质部分。
二、输尿管、膀胱、尿道
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三、尿的形成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肾小球的滤过(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形成尿(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四、尿的排出:
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贮存)尿道(排出体外)
五、泌尿系统的卫生: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六、排尿的意义:
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思考讨论
1.肾小球滤过作用 ,血浆中什么物质滤过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与血液比原尿中不含?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形成原尿;红细胞和蛋白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重吸收哪些物质回血液?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
3.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
血浆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尿液无葡萄糖和蛋白质,原尿无葡萄糖有蛋白质
精巧点拨
考点一:肾小球的结构。: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由出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血液在肾小球部位没发生气体交换。
例如流入和流出肾小球的血液分别是( )
A.动脉血和动脉血、 B.动脉血和静脉血
C.静脉血和静脉血D.静脉血和动脉血
答案:A
点拨:常见的毛细血管两端一端为静脉,另一端为动脉。一侧流动脉血,另一侧流静脉血,而肾小球部位的毛细血管是一个特例。
考点二:肾单位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性增强,不该通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通过,而肾小管又不能重新吸收,造成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贫血是因为缺铁造成的,糖尿病是因为血糖浓度太高,肾小管不能全部重新吸收导致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例2某人求医,医生对尿液进行化验,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该病人可能患( )
A.糖尿病B.肾炎C.贫血D.肠胃炎
答案:B
点拨:如果肾小管病变,可能导致糖尿和多尿,如果肾小球和肾小囊病变,可能导致血尿和蛋白尿的出现
随堂训练
1.人体形成尿液的部位是( )。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
答案:D
2.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答案:C
3.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D
4.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答案:C
5、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
A、氧气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尿素等废物的含量明显减少 D、以上三项都正确
答案:D
6、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排出体外的?( )
A、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B、肾盂—>尿道—>输尿管—>膀胱—>体外
C、肾盂—>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D、肾盂—>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答案:A
7、血液经肾小球的作用形成原尿,其原理是( )。
A、滤过作用 B、渗透作用 C、重吸收作用 D、扩散作用
答案:A
8、下表为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请根据此表回答:
主要成分 A液(克/毫升) B液(克/毫升) C液(克/毫升)
蛋白质 0.00 0.03 8.00
葡萄糖 0.00 0.10 0.10
无机盐 1.10 0.72 0.72
尿素 1.80 0.03 0.03
水 96.00 98.00 90.00
(1)表中 液为血浆, 液为尿液;
(2)此人的肾功能是否正常,并说明理由 。
答案:(1)C A (2)正常 尿液中无葡萄糖和蛋白质
【优化作业】
我夯基,我达标
1.(2009,长沙)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 (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尿道
解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尿道无关。
答案:D
2.(2009,德城)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解析:流出肾脏的血液是静脉血,因此二氧化碳增加,在肾脏中形成尿液时尿素减少
答案:D
3.(2009,福州)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解析:肾脏形成尿液,肝脏解毒和分泌胆汁,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
答案:A
4.(2009,济宁毕业) 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收集管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解析:只有肾小管的通透性增大才会在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答案:B
5.(2009,龙岩)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
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B.胸腔,左右各一个
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 D.腹腔的上方偏右
解析:熟记泌尿系统的结构图。
答案:A
6、下列对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排出废物 B维持体温恒定
C调节水和无机盐含量 D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解析:熟记排尿意义。
答案:B
7.(2009,宁夏)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A、氧气增加 B、养料增加 C、 尿素减少 D、 二氧化碳减少
解析:弄清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肯定尿素减少。
答案:C
8.(2009,南州)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解析:弄清肾单位的结构包括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答案:D
我综合,我发展
9.(2009,苏州) “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下图是肾透析仪示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l)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 相似。
(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是 ,B是 ,C是 。
A 、B 、C共同组成的结构是 ,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血液在流经A时,通过 作用,除 和 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B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 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叫做 作用。
(4)肾诱析仪中与图示A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它的具体作用是
解析:此题重点考察书面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要求具有很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弄清透析仪器的作用机理。
答案: ( 1 )血浆(或原尿)( 2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单位(3 )滤过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重吸收(4 )半透膜 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
10.(原创题)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
(1)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作用有关。
(2)尿液化验指标都正常的是哪一位 __________
(3)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部位出现了问题。
(4)根据化验数据,可以推测甲、乙、丙三人中__________可能患有糖尿病。
解析:此题着重考察学生的度表格能力和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答案:⑴ 滤过 重吸收 ⑵ 乙 ⑶ 肾小球 ⑷ 丙
☆备课参考资料☆
1.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的机制
重吸收主要发生在肾小管的近曲小管。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氯化钠都被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吸收,并转移到附近的血管中去。重吸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是耗能的。肾小管的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很多,可以保证ATP的供应。
实验证明,肾组织的耗氧量比心肌的耗氧量大。可见,肾脏作功比心脏还要多。若切断肾的供氧渠道,重吸收马上停止,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仍能进行。这说明,原尿的形成过程是单纯的物理过程,而肾小球的重吸收则是耗氧的主动运输过程。
2.血尿
尿液中混有细胞时称为血尿。血尿可以呈鲜红色、洗肉水样或茶水样,用显微镜检查尿液,可以观察到血细胞的存在。
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器官发生病变或某些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尿。泌尿系统病变引起血尿 由于泌尿系统有炎症、结石、肿瘤、外伤等疾患,而使肾脏破裂或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造成血尿。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引起血尿 由于泌尿系统邻近器官(如精囊、子宫)的炎症、肿瘤等疾患波及到尿道,使尿道毛细血管通用通透性增加,造成血尿。
全身性疾病引起血尿 由于感染、血液病、 心血管等病患,使有关部位的血管受损或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因血小板异常或凝血因子缺乏,造成血尿。如果发现血尿,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确定发生病变的部位,根据造成血尿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3.蛋白尿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毫克),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原因之一是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被滤过;另一个原因是滤过膜表层覆盖着负电的唾液蛋白,按照同性相斥的原理,它能阻止血液中带负电的大分子蛋白质(如白蛋白)通过,因此当患有肾病时,滤过膜上的唾液蛋白减少,白蛋白滤出增多;另外,在病理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肾小管的重吸收障碍,使原来滤过的少量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以上情况都可造成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每日排出最超过150毫克,形成蛋白尿。
4.人尿的成分与人体摄入与排出的水
人尿中96%是水。在另外的4%中,2.5%是含氮废物,主要是尿素,还有少量尿酸以及肌酸代谢产生的肌酸酐等;有1.5%是盐类,主要是氯化钠,也有少量钾、氨以及硫酸根、磷酸根等。尿酸来自核蛋白分子的分解,难溶于水,形成小的结随尿排出。如结晶很大,就成了肾结石或膀胱结石。体重为70kg的人每天约摄入和排出各2500mL的水,相当于身体总水量的6%。在所摄入的2500mL水中,约有1000mL是随同食物摄入的,1200mL是饮水。其余300mL则是体内细胞氧化产生的。在所排出的2500mL水中,约有1500mL是尿,500mL是从皮肤(汗、泪、鼻涕等)排出的,350mL是以水蒸气形式随呼出气排出的,其余150mL是随粪便排出的。
5.肾脏在维持水、盐平衡中的作用
正常成人每天随饮食进入体内的水分与排出的水分大致相等。如进入体内的水分过多,多余的水将由肾脏排出,而使尿最增加,反之则减少。人体内的无机盐类很多,它们是构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并且在维持人体下沉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氯化钠(食盐)随食物进入体内的量和排出的量基本相等。食物中完全缺乏食盐时,肾小球滤出的钠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排出的尿中则可以无钠。临床上将尿中钠的排出规律概括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钾的排出则不同,即使在缺钾的情况下,尿中仍有相当量的钾排出。临床上将尿中钾的排出规律总结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因此,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维持代谢时,应该注意补充钾。
总之,通过肾脏的调节作用,能使人体内的水和盐的含量经常保持相对的恒定。
本章整合
知识构建
体验中考
1.(2009,东营) 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是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
解析:满脸通红是血流速度快的表现,因此大汗淋漓有利于排泄和调节体温
答案:B
2.(2009,枣庄)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葡萄糖只在血浆、原尿中有,蛋白质只在血浆中有;原因是肾小球的滤过不能滤过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重吸收全部葡萄糖。
答案:A
3.(2009,济宁)右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 ② ]肾小球 、[ ④ ]肾小囊
和[ ] 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的;
(2)写出图中a、b两处箭头所示的生理过程: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图中结构⑤中流出的液体是 ;
解析:本题着重考察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我们只有对书本知识熟悉就不难做此题。
答案:(1)⑤ 肾小管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尿液
4.(2009,宁夏)下表是对某高校高三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表分析回答:
样品 检测项目 部分学生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范围
甲 乙 丙
尿检 葡萄糖 - - - -
蛋白质 ++ - - -
红细胞 + - - -
水 95 96 95 95~97(g/100ml)
无机盐 1.4 1.2 1.5 0.9~1.6(g/100ml)
尿素 1.9 1.8 2.0 1.8~2.0(g/100ml)
血检 白细胞 6.8 5.3 13.0 5.0~10.0(×109个/L)
红细胞 4.8 3.0 5.1 3.5~5.5(×1012个/L
血红蛋白 130 80 140 110~160(g/L)
(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 和 。
(2)甲的尿液中出 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 处。
(3)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 。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 。
(4)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嗓子”还疼。血检显示 ,说明炎症任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解析:本题类型在多年中考和会考中出现,考察了泌尿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此题就不难解答。
答案:(1)无机盐 尿素 (2)蛋白质 肾小球( 如答肾小囊壁也得分)
(3)贫血 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出吃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出具体的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的名称、答出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蘑菇、芹菜、韭菜、菠菜、洋葱等任一种的都得分) (4)白细胞数量偏高
1.80
0.03
0.03
尿素
1.10
0.10
0.10
无机盐
0.00
0.10
0.10
葡萄糖
0.00
0.03
8.00
蛋白质
96
98
90
水河
C (克/100毫升)
B (克/100毫升)
A(克/100毫升)
主要成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