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物理 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8下物理 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05 17:3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目的和要求】
学习测量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分清在简单机械工作时,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
【仪器和器材】
滑轮组(J2122型),测力计(J2104型,5牛),刻度尺,钩码(J2106型),方座支架(J1102型),线绳。
【实验方法】
重物升高的距离可以从刻度尺直接读出。测力计的移动距离可以在实验开始时在线绳某点(如线绳与滑轮接触但即将离开的一点)做个标志,实验完毕用刻度尺量出绳上这个标志移动的距离。
1.检查器材
实验前应先检查每个滑轮的端面应与框架平行,轮子转动灵活,轮子的轴向窜动不应大于1毫米。再检查测力计并调整指针位置,消除其零误差。
2.用单滑轮组实验
照图a将两个单滑轮组成滑轮组。在滑轮下挂上6个钩码,线绳的自由端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握测力计面板使重物匀速上升,读出测力计在移动时的示数。测出重物上升的高度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把以上数据记入表9-6中,反复实验三次。
实验装置


有用功
总功
效率
钩码重(牛)
升起高度(米)
功(焦)
拉力(牛)
拉过距离(米)
功(焦)
各次效率(%)
平均效率(%)
单滑轮组
1
2
3
3.用双并滑轮组实验
用两个双并滑轮组成滑轮组,如图b。在动滑轮下面挂10个钩码(钩码串过长,可挂成两串或三串)。线绳自由端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拉动测力计使重物匀速上升,重复实验3次。把各次数据记入表9-7中。
实验装置


有用功
总功
效率
钩码重(牛)
升起高度(米)
功(焦)
拉力(牛)
拉过距离(米)
功(焦)
各次效率(%)
平均效率(%)
双并滑轮组
1
2
3
4.计算出每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注意事项】
1.实验中,因为我们使用的测力计量程为5牛顿,故重物(钩码)不可太少,否则示数过小,误差较大。
2.按国家教委(原教育部)发布的教学仪器标准规定,用J2122型单滑轮组吊起9.8牛顿的重物实验,其机械效率一般不低于90%,用双并滑轮组吊起9.8牛顿的重物实验,其机械效率不低于60%。若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太低,应检查滑轮的缆绳是否从滑轮槽中滑脱出来,或者线绳是否扭结。
3.以下因素会影响测力计读数的准确:
(1)测力计不是匀速地移动。
(2)测力计指针与刻度板摩擦。
(3)重物摆动。
【思考题】
为什么用双并滑轮组实验的机械效率比用单滑轮组实验低?
提示:双并滑轮组比单滑轮组的滑轮多,自重较大,而且滑轮在运动中要克服摩擦力消耗功,使总功变大,机械效率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