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14探索宇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下 14探索宇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4 17: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
课题名称
探索宇宙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科学
第几册
下册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按照要求自己独立进行实物或模型的制作。
2.能按照一定标准对宇宙探测器进行分类。
3.能总结出使火箭飞得更直、更高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望远镜。
2.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资料或意见。
3.能向他人介绍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事迹并学习他们的精神。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宇宙探测器的主要用途。
2.能复述“万户”的故事。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火箭运动的动力来源。
4.能说出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及其道理。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说出望远镜的发展对观测太空有什么影响。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宇宙探测器,从而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教学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宇宙探测器,从而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解决策略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框架问题
单元问题
内容问题
信息技术手段使用
多媒体设备,制作望远镜的材料,有关宇宙探测器的图片。
教 学 过 程
(一)导课
1.出示浑天仪图片
提问:这个图片里的物体大家认识吗?
学生观并回答。
讲述:浑天仪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研究月球和其他星球的仪器,是东汉的张衡发明的,这表明5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一些仪器来探索宇宙了,今天我们来看看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制作自己的望远镜
教师:人类探索宇宙少不了要用到望远镜,你知道有一些什么样的望远镜?
学生交流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望远镜,并作相关介绍。
(如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还可以补充介绍其他望远镜,如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等)
讨论:了解了这么多的望远镜,你认为望远镜是怎样帮助天文学家提高探索宇宙的能力的?科学技术是怎样影响望远镜的发展的?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让我们自己来制作一个望远镜。
步骤参见教材P68。
学生、学生制作并互相展评。
(此活动也可以课后完成,视时间而定)
◆活动2:宇宙探测器
教师:从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获得信息是很有限的,到太空中观测,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人类向太空中发射了许多宇宙探测器。你们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各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根据这些探测器的功能进行分类,然后把你们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告诉大家。
学生整理资料并交流。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它们都有什么用途?你认为探测宇宙组好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探索宇宙
1.望远镜:
(1)伽利略折射式望远镜
(2)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3)射电望远镜
(4)哈勃太空望远镜
(5)……
2.宇宙探测器:
(1)天文台
(2)望远镜
(3)各种行星探测器
(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
(二)新课教学
◆活动3:做个火箭工程师
教师:你知道“万户”吗?能说说他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万户的故事。
教师:古代的火箭曾以火药作为动力,你知道现在的火箭用什么做动力吗?
学生回答。
教师:现在我们用气球做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
学生做气球实验。
观察思考: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学生交流。
教师:火箭工作的原理是用了反冲力的原理,燃料在一个特制的燃烧室里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下喷出,火箭便向前飞去。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来制作一枚火箭。
制作步骤参见P71。
学生制作火箭并试飞。
学生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你有什么办法让火箭飞的更直、更高?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现在我们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火箭工程师,要成为真正的火箭工程师还需要学习很多,希望同学们努力!我们国家有许多为了祖国的火箭、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就是其中的一位,你知道他的故事吗?
学生交流。
教师:我们应该学习钱学森爷爷的哪些精神?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探索宇宙
火箭飞上天空的原理:
利用反冲力飞上高空的。
教学策略
对天才学生
设置不同的情景,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
对需要帮助的学生
借助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天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