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巨大作用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以九年义务教育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基础、以技术素养提高为基本目标、以技术设计为主要载体、以动作技能学习与心智技能发展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基本特征、以国家课程为重要保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
一、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什么课程?
技术素养就是正确地理解、使用、管理和评价技术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强弱程度就代表了一个人技术素养的水平高低。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职业技术、单一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通用技术设九个模块课
必俢1 技术与设计1
必俢2 技术与设计2
选修课:
(1)电子控制技术
(2)简易机器人制作
(3)汽车驾驶与保养
(4)建筑及其设计
(5)现代农业技术
(6)服装及其设计
(7)家政与生活技术
教材体系结构
通用技术 的总目标
提高学生的
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
全面而富
有个性的
发展
核心目标
+
基本目标
+
总目标
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
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高中技术领域的课程特点
在课程意义上具有通识性质
在具体内容上贯通常见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美国哲学家威廉.福克纳说:“没有技术和知识,我们将无依无靠。”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
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
存在,成为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2.教育改革的潮流
世界各国高中早已开设了技术类课程。
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
俄罗斯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小学到高一
英国1988年开始从小学
美国20世纪70年代
法国高中20世纪80年代
日本从1994从小学到高中开设
韩国初中到高中从1990开设
3.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
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4、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
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因此,学习通用技术是学生成长的诉求。
三、要学好通用技术
(1)要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程。
(2)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能力的提高。
(3)要注意使用本书导读
明确“学习目标”会使我们明确学习的方向, 为进入学习过程做好心理准备。
了解的“章节构成 ”, 能使我们总揽全貌
“练习与活动” 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即时的巩固、应用。
为什么会产生以下的技术:
一.技术源于什么
遮身御寒
补充能量
避风挡雨
出行
技术 产生原因
纺织技术
农耕技术
建筑技术
汽车技术
石刀
石斧
骨针
陶器
技术最早源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 名扬天下的黄道婆,比欧洲早400年发明出脚踏“三绽三线”纺纱车和“踞织腰机”织布机,提高了织锦质量,成了一名“中国古代伟大的女纺织家”。
织布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对当时已出现的蒸汽机原始雏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进,发明了单缸单动式和单缸双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国神舟飞船不断改进
神舟1号
神舟5号
神舟7号
技术的进步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技术的重大创新往往倚重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
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二.技术的发展史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蒸汽机时代
信息时代
电气时代
三、技术的性质
1. 技术的实践性
2.技术的综合性 3.技术的创新性 4.技术的相关性
5.技术的价值性
1、技术的实践性
技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目的服务。
例如猎具、衣物和武器的出现是为了获取食物、抵御自然灾害或野兽的袭击,医疗技术的进步则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
鸡眼镜
2、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思考:你手中的笔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的哪些知识?
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美学等等
例如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从技术的定义来看,技术的形式是由多种多样的要素综合而成。一项技术的产生,既要应用多种科学原理,也离不开实践经验;既要运用物质条件,也离不开精神条件;既要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也要借鉴别人的成果。所以技术是各种经验、知识、物质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 技术
区
别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侧重
回答
实验
联系
3、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创新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人们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和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技术开发活动。
例如洗衣机的更新换代就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
技术的创新性
电视机
的变迁
比如: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电视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4、技术的相关性
技术是一个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一项技术的发展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一项技术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
5、技术的价值性:
技术作为人们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其本身就是生产力。它能促进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具有天然的价值性特点。
技术应用可以产生社会效益,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例:医疗队下乡义诊,就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而医疗技术在医院中的作用,除产生社会效益外,还产生经济效益。
如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告别手工时代,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
学生发明与专利证书
四.技术的影响
当今社会,技术无处不在。技术已经充分地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环境、伦理道德等各个层面。
结束语
相信通用技术的学习一定会成为同学们豆寇年华中夯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