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2.尝试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体验小肠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使用显微镜观察小肠绒毛结构
2.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逐步确立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2.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
教学重点
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相应引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笔 ,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大家早(午)饭吃了什么?
这些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究竟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人体又是怎样利用它们的?进入今天要学习的课程: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吸收: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一、幻灯片:知识拓展
人只能吸收溶于水的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不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必须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以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需要消化吗?
1-2人自由回答:油条,馒头,米饭,炒菜等。
1-2人自由回答: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维生素
提示:课本p19知识链第一段第一句话
每组3-4号回答:
不需要消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