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5 16:0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一)范围
___市、
___省南部和
___省北部。
上海
江苏
浙江
江海交汇之地
图释导学
“鱼米之乡”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二)“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长三角地形、河湖分布、土壤各有什么特点?
地形、河湖、土壤
湖口
黄海
东海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海港口众多。
(三)江海交汇之地
——位置优越
哪些铁路线经过长三角?
京沪线 沪杭线
长三角地区有哪些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高速公路
内河运输
海洋运输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自古水运发达。京杭运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段运输依然繁忙。
航空运输
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1.长江的下游(联系内陆地区)

2.濒临黄海、东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长三角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有利条件?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有利于
城市的发展。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P51-52活动
这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利: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形成肥沃土壤
弊:水量不稳定,易形成旱涝灾害
3.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在长江上游主要提供灌溉水源和发展水电业,因为这里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在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因为下游江阔水深,河汊纵横,湖泊众多,水域广阔;在下游发展内河航运业,因为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稳;水运网纵横广阔,通航里程长;从长江口可直通海上,实现江海联运;地处亚热带,终年不冻,是优越的天然航道,周边地区经济发达。
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
A
B
C
D
E
F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范围:主要包括B 、A 南部和C 北部地区。
2.河流:D ,有
“ ”和“ ”之称;
海域:E ,F ;
岛屿:G ,面积仅次于台
湾岛和海南岛,为我国第三大岛。
3.这里以 (地形) 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产区;这里湖泊众多,图中湖泊
H ,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4.本区是全国最重要
的 工业基地。
G
H
一、读图填空
一、读图填空
5.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 游地区,濒临 和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 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得天独厚的 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黄海
东海
内陆
江海
二、选择题
1.浙江的小东给北京的小明寄去一幅家乡的景观图片,应该是下面的哪一幅?( )
2.长江三角洲地区被誉为( )
A.“天府之国” B.“聚宝盆”
C.“鱼米之乡” D.“北大仓”
B
C
3.(2015云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关于其主要地理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
C.该地区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
D.该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网纵横
D
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