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编花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2编花篮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04 13: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标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列入基本理念的首位。本课以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为过程。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感受与体验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为重要内容。面向全体五年级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粗犷的气质和淳厚朴实的情感,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歌曲采用由四个各为4小节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在以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基础上还使用了变宫,构成了六声宫调式。
学情分析: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五年级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的学唱,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唤醒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艺术文化美感,注重艺术,理解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演唱、表演、对比、创造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能够对音乐方言与旋律音调关系,体会歌曲的地方特色。
知识与技能:课堂围绕主题,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节奏、前倚音、押韵等),音乐表现基本技能,音乐历史及河南民歌的演唱特色。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学唱,使学生感受歌曲鲜明的河南地方戏曲音调和唱腔,体会方言与歌曲旋律的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作品的学唱,强调音乐的表现与韵味,总结民歌的方法要点。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激趣、以文化知识导入本课学习。
师:同学们,春季百花园里百花开,花香芬芳沁心来。请大家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花?(牡丹)在中国传统意识中牡丹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你知道哪里的牡丹最漂亮么?(洛阳)古有诗云“洛阳牡丹甲天下”你知道洛阳是哪个省的?(河南)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风格歌曲《编花篮》。
学生根据问题作回答。
创设情境,直接导入,一开始充分利用学生丰富文化知识底蕴,为更好地进入本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渐入式学习
(一)、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找一找哪些地方最具有河南地方特色音调。
学生听辨音乐寻找答案。
1.让学生通过聆听寻找问题答案,从而自己发现河南风格的地方特色音调。
(二)、跟老师念读河南方言;模唱最具特色的音乐旋律。
学生跟老师念读。(3次)
1.通过念读河南方言,使学生体会地方方言与地方民歌的艺术性,体现民歌是脍炙入口的、通俗易懂的特性。
2.使学生熟悉乐曲的旋律。
三、

受、


四、

解、


五、




细化学唱歌曲,体会民歌特色
(三)、跟老师来学唱歌曲,注意唱清晰
(四)、唱歌曲找节拍,学节奏
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学会《编花篮》。认识新节奏,学习打节拍。在歌曲中边敲打节奏边模唱。
1、让学生通过对比模唱,老师教唱,教师钢琴伴奏来学会唱河南民歌。
2、学习新节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动嘴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学节奏,做游戏
(五)、同学们首先认识各种花的名称,看图片了解花种。打节奏,分组合作做填花名游戏。

根据音乐节奏,动脑筋做填花名游戏。
让学生通过做游戏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选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认识乐器
(六)分别认识铃鼓和双响鼓,分别选取作伴奏
学生运用乐器为民歌伴奏。
1.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乐曲。
2.增强学生的律动感,强化节奏感。
三、集体表演、完整呈现
演一演
师: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在乐器的完美伴奏下,边用方言,边体会民歌特性,争取演唱地道的河南民歌(完整呈现)
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自己的歌唱演唱。
在学生学会旋律的前提下,融入乐曲中的乐器,使乐曲教学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同时在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地方性的民歌的劳动精神且完整表现乐曲。
四、知识回顾、小结
一首好听的河南民歌就已经学完了,今天同学们都唱得很棒,我相信同学们也体会到了歌曲中劳动人民的粗犷的气质和淳厚朴实的情感,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知识回顾、谈收获。
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自己作小结、谈收获,有利于知识在巩固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