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8下 2铅笔淡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8下 2铅笔淡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2-04 17:3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铅笔淡彩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美术新课程要求通过美术技能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形象识别和审美能力。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的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绘画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光色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铅笔淡彩画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再着水彩的一种绘画形式,也有用钢笔、圆珠笔、麦克笔替代铅笔画素描初稿的。铅笔淡彩画一般具有清新、淡雅、轻松的特点,常用于画速写。创作草图等在铅笔淡彩风景画写生过程中,在色彩协调关系时,显得非常重要。即使是画面的色彩明度、纯度、色相都不发生改变,仅改变对比色彩的面积差,也能产生色彩的调和效果,这种调和方式就是面积调和。写生色彩中我们常常提及的统一色调,其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占据画面面积最大,色量最多的某一主导色来控制画面的均衡色彩关系的主动权,从而达到画面色调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同时,在面积调和运用中,由于画面色彩面积的大小不同,造成的色彩感觉也会不同。一般意义上来讲,面积的大小同视觉刺激成正比,面积越小,刺激度也越小;面积越大,刺激度也就越大。但在实际运用中,如果面积与色量最小的色块处于视觉的中心位置时;同时也能通过视觉刺激缓解画面色彩过强或过弱的色彩关系。正如教材中所提到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红色,就是调和画面的色彩关系的“点缀色”。有色彩调和经验的人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运用“点缀色”,并将点缀色用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三、教学目标
  1、训练参与→学生参与训练与老师同步,学会基本作画步骤。
  2、技能训练→构图合理,
  线条流畅,在造型活动中能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3、形象认知→大胆运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学习者的思想和情感。
  4、社会适应→用口头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和同伴的作业进行评述。
  四、教学重点
  1、用简易的语言叙述铅笔淡彩画的概念。
  2、让学生懂得在铅笔淡彩画中怎样运用绘画的构图方法,简单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3、让学生在习作中时,初步掌握传统艺术中色彩运用的方法,如对比、调和等。
  五、教学难点
  色彩训练中,水份的把握。
  六、教学准备
  绘画铅笔、橡皮、水彩颜料。水彩笔或羊毫笔大小各一支,调色盘、素描纸、洗笔的水杯或小桶等。
  七、教学过程与教学反馈
学练过程
效果预计
  1课始巩固复习上节课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进入新的课堂情境。
  2以多媒体为背景,讲述一幅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步骤让学生明白好的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步骤。
  3通过示范、模仿、演练、矫正等,让学生掌握画铅笔淡彩画的步骤要领。
学生演练绘画方法,向同伴展示绘画作业,增强艺术感受与领悟。
  4课堂作业展示,多向互评,老师点拨。合作性,互动性,探索性。
  5老师现场示范,精当点讲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铅笔淡彩画的兴趣
  6优秀铅笔淡彩画名家名作欣赏,让学生懂得学路漫长,艺无止境
  八、师生共同评估
 收获、不足、要求与建议
  九、课后练习
在校园里选择带有树木、小路、天空的场景进行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