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风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服装设计方法。
2、尝试运用手绘线描、剪贴或材料拼贴,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和服装搭配练习,并尝试服装展示。
3、进一步了解着装的意义和服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要素,进行着装的审美体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难点: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提高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有关服装设计的资料与图片。
(教师)收集一些我国不同时期的青年服装方面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从我国青年服装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服装文化。
教师:服装不但具有取暖御寒的作用,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对服装美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
(展示中国不同年代的青年服装,有“封建时期”、“五四时期”、“文革时期”和当代青年的服装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观赏我国不同时期的青年服装,这些服装的设计和搭配有什么不同点,产生这些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与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地理、审美标准等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观察对比、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服装设计领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服装设计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们对着装审美标准的不同,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经济的发展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2、欣赏成衣服与展示服,了解两大类服装的特点。
教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有人说:“服装是无声的语言,服装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服装的“美”能使自己显得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
(1)观赏教材上的校服,小组讨论交流:你们喜欢这样的校服吗?为什么?你对运动款式的校服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学生穿校服好吗?你最喜欢穿什么款式的校服?怎样的校服最适合你?
教师:以细条纹和小方格为主调的校服,配以深蓝色和白色的衣领和袋口,起到了一个点缀调和的作用,学生运动装轻松、便捷、活动自如,给人以一种青春靓丽、充满朝气的感觉。硕士学位服和博士学位服更是学生追求和向往的服装。
穿校服的好处:校服可以使学生区别于社会其他人,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作用。还可以使同学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精神。但校服必须做到符合学生心理、质量过硬、价格合理。
(2)欣赏教师的校服,请学生进行评述。
教师:一套好的有特色的校服是学校最好的招牌。
校服对于改善学校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教师和管理者营造秩序井然的课堂环境和校园氛围。
3、图片欣赏,深入探究。
(1)展示装与成衣装图片欣赏。
出示职业装与展示装图片:
师:启发学生观察比较:这两套服装在穿着对象、品种用途、款式造型、实用功能、色彩搭配、材质运用、风格特点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生回答…………(学生可参考教材上的介绍,讨论后发表意见)
师:展示装是指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代表最新的理念和思潮的服装,并利用音乐、灯光,通过模特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展示的,也称“艺术装”。
成衣装是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普及的穿着,例如工作服、运动服、休闲服和晚服等,其中的工作服也称职业装。(从产品的角度分主要有西装、时装、夹克、中式、西式服装、制服和特种服装等。)
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职业装和展示装?
学生根据平时观察来回答。
(2)欣赏裘海索“春天的故事”系例。
师问:通过欣赏你能感觉到作者通过这套服装的设计和展示,向人们体现和表达她的哪些理念和思想?作者运用了哪些设计无素,来表现“春天”这个主题的?
生回答…………(引导学生从图案、款式、色彩等方面去考虑。)
师:“春天的故事”散发着浓郁的春天的气息,服装的主色调是象征着生命的绿色,穿在模特身上,构成了美丽的”春姑娘”群像,服装图案以春天开放的各种花卉为主,百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亭亭玉立,象征着设计师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和追求。
(3)欣赏三宅一生的展示装。
提问:看到三宅一生设计的这套服装,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从服装的款式、穿戴的方法、布质、色彩、布的纹理褶皱等方面去考虑)提问:你认为这两位设计师在理念、思想、性格、创作风格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4.说一说。
(1)说出几种不同场合的服装穿着(如婚宴、运动会、季节、追悼会等)。
(2)谈谈中学生的穿着应该注意些什么?
5.欣赏服装展示录像。
6.问题讨论,导入新课。
教师:服饰的美不美,并非在于价格高低,关键在于配饰得体,适合年龄、身份、季节及所在环境的风俗习惯。那么,在不同的场合中怎样才能穿出适合自己的服装,穿出自己的风采,使自己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呢?
7.师生表演,尝试实践。
(1)采用舞台表演方式,师生穿着自己搭配好的服装,个人或几人组合,随着音乐的旋律,以唱歌、跳舞、体操、运动、走步等形式上台进行展示。
教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精心装扮,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服装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那么我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特点?怎样才能穿出符合审美情趣,体现审美特点的着装呢?(鼓励学生讨论服装搭配的想法,大胆发表自己对着装的观点)
(2)学生自评:自己的服装为什么要这样搭配,有什么特点和想法。
(3)学生互评:选出“你心中最喜欢的服装”,说说为什么?对同学的服装搭配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认为服装的色彩搭配和花色搭配要注意什么问题?
8.自主探究,理论提升。
(请出课前搭配好协调色和对比色着装的几名同学)
教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他们的着装在色彩搭配上,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1)色彩搭配。
教师:服装色彩是服装感观的第一印象,它有极强的吸引力,要想让色彩在着装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必须充分了解色彩的特征。
①色彩的主要特征。请同学们观看教材第8页“小知识”一栏,了解色彩有哪些主要特征?
教师:浅色调与艳丽的色彩一样,给人以前进感和扩张感,深色调与灰暗的色彩一样,给人以后退感和收缩感。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视觉特点,不但可以修正掩饰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强调突出你的优点。(学生讨论、交流)
②探究色彩的搭配。
有人认为色彩越多越“丰富多彩”,也有人认为“色不在多,和谐则美”,你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一个身材高大、丰满的女孩,适合用深色还是浅色?
教师:一个身材高大、丰满的女孩,适合用深色轻软的面料做裤子或裙子,以此来削弱下肢的粗壮。服装的色彩搭配与纯绘画作品色彩不同,纯绘画作品追求画面视觉美感,不用顾及实用功能,而服装色彩在追求美感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实用功能。
多色配色由于色彩众多,如果缺乏秩序感,整套服装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在搭配时一般选择一两个系列的颜色,以此为主色调,占据服饰的大面积,其他少量颜色为辅,作为对比,来点缀装饰重点部位,如衣领、腰带、丝巾等,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和谐效果(见教材“小知识”一栏)。
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协调色搭配,另一类则是对比色搭配(见教材暖色调、冷色调、对比色调的搭配范例)。黑、白两色一般可与任何颜色搭配,但也要搭配得巧妙。
教师: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某种色彩的偏爱,凡被一个人偏爱的颜色,这个颜色通常和他自己的肤色相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偏爱的颜色中去充分发挥,向邻近的颜色延伸,那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和自己颜色相协调的色彩系列,利用这一系列色彩来搭配自己的服装,再顾及自己的性格、体形,最后必然会取得理想的穿着效果。
(2)花色搭配。
教师:一条随意的条纹围巾,一件简单的条纹上衣,或者一双别致的条纹袜套,就能为心灵带来一些快乐的色彩。一个善于用图案装饰进行服装搭配的人,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新奇与惊喜。
①根据体形进行花色搭配。想一想:胖的人和瘦的人应该分别选择什么样的条纹衣服,为什么?
教师:胖的人选择直条纹衣服,在视觉上会显得瘦一些,相反瘦的人选择横条纹的衣服会显得胖一些,这是人的“视错”在起作用。
②条纹、花色搭配小窍门。
(请出课前进行花色搭配的几名同学)
教师:这几位同学服装的花色搭配好看吗?为什么?
结合教材上大花、条纹、小花的搭配图例,自学“小知识”一栏。
教师:单色基调与明快条纹搭配,可以增加动感,使视觉充满灵动。将条纹与花卉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呼应。繁杂的图案不适合复杂的服装结构,选取简单线条的服装才是最佳对策。
(3)小饰物搭配。
教师:巧妙利用小物件进行服饰的搭配,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物件主要指除了上衣、裙子、裤子外的鞋子、袜子、帽子、手套、围巾、提包、眼镜、胸花、首饰(项链、耳环、手镯)、腰带、披肩、手帕等。用小物件搭配时要考虑与服装整体的协调关系,不要太多也不能滥用。
欣赏教材上“围巾的不同围法”图例。
教师:围巾的功能和装饰在服装的搭配中是非常重要的。有时能配有一条合适的围巾,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如一身黑衣固然神秘,但配有一条色彩丰富的围巾就立刻会有生动亮丽的感觉。一身过于花俏的服装,如果有一条中性色的围巾相配,也会压住喧闹,有了一分沉稳感。
(4)实践尝试,巩固知识。
①试着用一块围巾给同学进行服装的搭配。
②根据服装色彩和花色的搭配要求,调整自己或同学搭配的服装。
③讨论教材上的几组颜色,说说分别属于什么色调?尝试着在单线描绘的服装图案上,进行色彩搭配的涂色练习。
PAG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页
(共
2
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