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各式古民居的欣赏、评述,让学生基本掌握各式古民居的主要特点,体验古民居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尝试用泥塑的方法立体表现古民居门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古民居的欣赏、评述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发掘、总结探索古民居主要特点及文化内涵,学会集体思考、分工协作的方法完成课堂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民居及古民居文化的热情,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各式古民居的主要特点和古民居的传统文化思想
难点:泥塑古民居门楼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课件出示教师西递、宏村留影,课件欣赏视频片段(《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民居》),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面结合,感受新知
教师导语:“这节课,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寻访包括皖南古民居在内的各式古民居在建筑样式、结构特征、装饰韵味和文化内涵上所表现出来的‘古色古香’!”
整体概述,欣赏、评析各式古民居
⑴皖南 徽派古民居(课件欣赏,学生自主发现其主要特点):粉墙黛瓦,马头墙,天井,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图片欣赏解析)
教师小结: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地理气候条件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各式古民居的不同样式,除了最具代表性的皖南古民居外,还有……
⑵山西晋商大院(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图片欣赏解析):大门楼,高外墙,单披顶,砖瓦四合院
⑶江浙古镇(周庄双桥,同里水乡,西塘廊棚,乌镇游船图片欣赏解析):“小桥 流水 人家”
⑷南靖土楼(土楼图片欣赏解析):“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⑸陕北窑洞(窑洞图片欣赏解析):黄土高原,拱顶,穴居式
⑹还有…还有…还有……(浏览欣赏):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丽江古城,四面围合的北京四合院,闽南古厝的红砖建筑,上岳古民居的耳形山墙等
2、适择提炼,发掘、体验古民居文化内涵
教师导语:“以上我们简单的赏析了我国几处比较具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古民居,所有民居的产生都离不开人们的生产劳动,都寄予了人们对生活、对家庭、对亲人的美好愿望,同时,一切古民居的营造,包括它的结构布局、装饰配置等诸多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接下来,老师提炼几点古民居元素,我们共同探讨一下里面的文化内涵。”
⑴、古民居建筑结构布局
A、“浓郁的封建传统礼教思想”
请思考“庭院深深深几许?”(北宋欧阳修《碟恋花》诗句);“侯门深似海”(古人语)两句话的深沉内涵?
学生自主思考,教师点拨解析:
①建筑形态上: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几进几退的建筑格局
②意识形态上:封建传统宗法礼教对于尊卑、长幼、男女、主仆间的严苛法则
B、“浓郁的传统风水信仰”:天井、单披顶——“肥水不流外人田”
(1)、古民居建筑装饰配置——“对生活的美好寄予和向往”
教师小结:“这是古民居营造着对一切社会美德的颂扬,是营造着内心思想感情的表露与寄托,通过对装饰内容的价值选择,传承文明,教化后人。”
(2)、古民居的门楼——“显著的封建阶级思想”
①古民居门楼的一般结构(图形解构):门顶、门楣、门柱、门、门槛、台阶等其他配饰
②“门当户对”图片解析
③门槛、台阶、门匾、石狮子等其他解析
三:活动
教师导语:“这是大户人家的门楼,何等讲究,普通百姓家有没有呢?”
1、本土老宅——门台赏析
2、感受画家笔下的古民居
3、课堂练习:“泥塑古民居门楼”
要求:
①立体造型,完成门楼的基本结构
②肌理效果,充分表现门楼的古色古香
③门楼配饰的巧妙运用
④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
4、教师简单示范操作手法:拍泥片、切泥条、捏造型等
5、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作品展示,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四、课堂拓展
古民居建筑及其装饰手法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现代生活中的古民居建筑形式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