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4 13:3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种子的结构》课例演示说明
黑河二中 杨秀菊
引入环节:
要观察种子结构,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实验所用的种子分是什么,所以在引入环节我采用让学生认种子的方式开始这节课,根据生活经验学生都能够很容易的说出实验所用种子都是什么;之后再抛出问题:“种子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学生会答道:“可以食用、榨油、种植农作物等等”师:“种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繁殖后代,那么种子当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能使它长成一个新的植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种子的秘密!”
实验环节:
课前已经让学生预习了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具、方法与步骤。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实验用具这一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到实验用具中有刀片、稀碘液,你有没有想到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给同学们做个温馨提示。”学生会很容易想到使用刀片要小心,稀碘液要注意不要弄脏物品;实验安全是在实验课前教师必须想到的、注意到的问题,我采用让学生通过实验用具进一步思考想到实验安全的问题的方式,要比我直接交代给学生这样的方式更为有效,因为是学生主动想到的所以印象会比较深刻。
在观察实验方法与步骤这一环节,观察实验的方法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为后面的学习和实验奠定基础。我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总结观察法的实验规律,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来讲稍有难度,我不断的提示学生第一步我们观察外形、然后剖开、然后观察内部结构........,不断地引导,最后学生也能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是由表及里的。然后我再加以强调观察法的重要性。
学生动手实验环节,我不断的巡视和指导,同时用手机将学生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拍摄下来利用QQ无线传输到电脑上,之后做展示。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将碘液不仅滴在了玉米种子的剖面上,也滴在了掰开的菜豆种子上,对于学生这种淘气的行为,我并没有指责或制止,而是鼓励其他同学也试试,看一看能观察到怎样的现象,之后和学生一起分析玉米种子胚乳变蓝可以推断出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菜豆种子滴上碘液后并没有变成蓝色,则可以推断双子叶植物子叶中不含淀粉,利用课堂的生成来做深入的探究实验,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索学习的主动性。
实验分析展示环节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将你所观察到的种子结构画在实验报告上并标注好各结构名称,分别找两名同学去黑板展示,画图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设置了这一环节。之后大屏幕展示我事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拍的实验照片,不仅展示了学生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也展示了正在认真做实验的部分同学。这一环节充分的提高了课堂氛围,使课堂轻松愉快。
之后师生一起分析各个结构的作用,在引出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一棵完整的植株,是因为种子内部有一个新的生命----胚。进行到这里就解开了种子的奥秘。
最后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点拨。结尾给学生分享了《种子的力量》这个小短文,让学生意识到微小的种子内部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也提示学生不可轻视身边一切渺小的事物,对学生加以情感教育;那么至于为什么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如此之大的力量,在后面学习《种子萌发的时候》再去深入探究,这也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