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04 14: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第10单元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课题 10-1常见的酸和碱(一)酸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了解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极其腐蚀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小结,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以及指示剂的探究
难点 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仪器
学生准备 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调控 设计意图
引入:分组实验一:(呼气比赛)(各小组推荐一代表)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②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 ③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重点是酸,那么,还有什么样的试剂能变色吗?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教师适当的引导,可能出现的猜想有: 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变成什么颜色? 其它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实验探究: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分组实验二A组实验1:在点滴板的空穴里,分别滴入3滴白醋、石灰水,在各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颜色的变化。A组实验2:在点滴板的空穴里,分别滴入3滴白醋、石灰水,在各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颜色的变化。 B组实验1:在点滴板的空穴里,分别滴入3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在各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颜色的变化。 B组实验2:在点滴板的空穴里,分别滴入3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在各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颜色的变化。结论: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无色的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说明它们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问题:你知道哪些酸?了解它们的性质吗?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1、人的胃液里含有什么酸?2、汽车电瓶里含有什么酸? 3、食醋里含有什么酸? 4、酸雨里含有什么酸? 浓盐酸 浓硫酸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打开 瓶盖 现象 瓶口有白雾 无明显现象 原因 有挥发性 无挥发性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刺激性气味敞口 久置 现象 质量减小 质量增加 原因 有挥发性 有吸水性探究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讲解〉通过观察和录象我们就会发现: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口形成白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有白雾,但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因此,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探究二 浓硫酸的特性:〈演示(实验10-3)〉(适当让几个同学上讲台作教师的助手,共同参与实验。) 实验内容 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木棒蘸浓硫酸 将浓硫酸滴到布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纸张的笔画部分变黑 木棒上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 滴到酸的布由黄变黑,容易破损。 结论或原因 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而腐蚀。 启发 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 〈讲解〉从试剂店购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浓硫酸,而平时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那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许多同学可能会说“容易,加点水不就行了吗?)视频:通过实验大家不难发现,简单的向浓硫酸中加点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带动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那么,正确的稀释方法应该怎样呢?〈小结〉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或大入小),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提问〉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结论〉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在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酸的用途:1.金属除锈2.干燥剂(浓H2SO4) 3.化工原料或产品知识小结 呼气比赛 观察现象 讨论交流 分析原因 边听边回忆已有知识 猜想 思考 得出结论 记笔记 思考 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和观看录象,探究 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对比,完成表格 理解记忆 实验、观察、记录 思考 观看 学习生活常识 观察实验 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谈到生活 知识小结,记忆 呼气比赛 创设情景温故知新 导入 新课 演示实验 视频演示强调 提出问题 准备药品,知道学生观察 讲解 实验 解释 讲解 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总结知道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以比赛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快速进入兴奋状态,为下面的科学猜想和探究做好准备。 提出问题,大胆的让学生猜想 通过教师少量的演示实验和视频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从生活中常用的酸入手,进入酸的学习 通过实物的展示,配以媒体的辅助,使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给学生加以解释,让学生明确结论 通过实验、视频等加深学生的印象,方便理解记忆 通过正误对比实验强化安全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意识,利用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使学生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将学生探究得到的零散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既准确,又有系统化。 由性质总结出用途 将本节课的知识加以总结,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板书 设计 10-1常见的酸和碱(一)酸一、酸碱指示剂 二、常见的酸
围绕本课达成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反思
本课体现出教师深入的挖掘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完整性,且有演示实验、视频实验,效果较好;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是发挥的不到位。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