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
北京
第1课时
目录
CONTENTS
政治文化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现代化大都市
壹
贰
叁
壹
政治文化中心
首都北京的符号
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
古城北京的符号
故宫 四合院
现代北京的符号
“鸟巢” “水立方”
面积1.68平方千米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所在地
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
国务院所在地
政治中心
政治中心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文化中心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文化中心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化中心
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文化中心
国家大剧院 中国美术馆
国际交往中心
美国大使馆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渤海,与天津市(津)和河北省(冀)。
地理位置
40°N,116°E
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
1、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夏长、春秋短;
属暖温带、半湿润区。
地理位置
地形、地势:
北部是 ,属于燕山山脉,
西部是太行山余脉 ,
东南是伸向渤海的 平原;
地势由 向 倾斜。
地理位置
军都山
西山
华北
西北
东南
河流:
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这些河均属于海河水系,自 流向 ,注入 。
地理位置
西北
东南
渤海
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地势平坦;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河流较多,有温榆河、永定河、潮白河等,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
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①纬度位置优越,地处暖温带,位于半湿润区,干湿适中;
②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
③战略位置优越,三面环山,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④交通位置优越,对外联系方便。
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曾为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及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城棋盘状,皇城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分布的中轴线。这种“凸”字轴线形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2、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
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古代北京选址和发展过程中,水源起了关键作用。辽南京城和金中城主要水源来自莲花池,而元大都城放弃金都城,主要是考虑金中都依托的莲花池水源不足,在选址时,将城址转移到水源较丰富的积水潭附近。
2、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
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1、读北京及周边地区略图与气候资料图。下列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课堂练习
C
A、河流众多,多自东南流向西北
B、北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燕山山脉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小
2、2019年中国北京世纪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 美丽家乡”。期间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及国内多个省级行政区区域参展。北京积极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体现出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课堂练习
C
A、全国政治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
课程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