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韶山冲 ·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 (1893--1976)
一、少年时(1893-1910):迷茫的探索——走西方人的路
二、青年时(1918-1927):迷茫的探索——走俄国人的路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18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3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19 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出现 1924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5 省港大罢工
1922 香港海员罢工 …… ……
三、青年时(1918-1927):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挑战1:革命的力量?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个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我们看罢工运动,如海员罢工、铁路罢工、开滦和焦作煤矿罢工、沙面罢工以及“五卅”后上海香港两处的大罢工所表现的力量,就可知工业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处地位的重要。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固然是重要分子,然亦只是重要分子而不是独立的革命势力。我们还应该知道:在产业不发达的中国,工人自己阶级的单纯经济争斗,没有重大的意义。
(湖南)农会会员激增到二百万,能直接领导的群众增加到一千万。
·据长沙的调查:乡村人口中,贫农占百分之七十。
·为了答复人们的指摘,我们须得把农民所有的行动过细检查一遍,逐一来看他们的所作所为究竟是怎么样。
第一件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
第四件推翻土豪劣绅的封建统治 ……
第十四件修道路,修塘坝总上
……
十四件事,都是农民在农会领导之下做出来的。就其基本的精神说来,就其革命意义说来,请读者们想一想,哪一件不好?说这些事不好的,我想,只有土豪劣绅们吧!
右派领袖说:“这简直是赤化了!”我想,这一点子赤化若没有时,还成个什么国民革命!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 )
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三、青年时(1918-1927):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期 中共建立-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
文章 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主要思想 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
意义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挑战2:革命道路?
城市斗争的受挫,说明了什么?此后毛泽东做出了怎样的决策,找到了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三、中年时(1927-1937):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共产国际的诘难:
错误之一就是“沉溺于乡村中的游击主义”。决议强调中国党在目前的任务,是“争取几千百万的工农群众” ,“准备城市与乡村相配合相适应的发动”; 指责中国党领导的农村斗争超过了城市斗争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中共中央不理解:
指责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撤围长沙向井冈山进军是“临阵脱逃”,给了毛泽东以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湖南省委委员的严厉处分。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农村革命根据地
思考: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是什么?
这条路为何在当时的中国行得通?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各派新旧军阀),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发展的地方。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三、中年时(1927-1937):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文章 1928《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井冈山的斗争》
193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主要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戴安澜(陆军中将 第5军200师师长)
——毛泽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1938年5月
1945年4月
1940年1月
三、中年时(1937-1945):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挑战3:革命命运?
挑战:日本侵略
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共产主义于民主革命阶段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论》
挑战:国民政府
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废止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改革……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论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
毛泽东作七大的政治报告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年时(1937-1945):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三、中年时(1937-1945):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文章 1938.5《论持久战》
1940.1《新民主主义论》
1945.4《论联合政府》
主要思想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从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意义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挑战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四、晚年时(1949-):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晚年时(1949-):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七届二中全会1949.3(西柏坡会议)
1.胜利方针
2.工作重心转移
3.总任务
(2)《论人民民主专政》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对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阶级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四、晚年时(1949-):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团结
批评
团结
四、晚年时(1949-):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7·天津高考·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四、晚年时(1949-):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1957)
文章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
1956.4《论十大关系》
19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意义 标志着毛泽东丰富和发展
四、晚年时(1949-):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之影响
1.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3.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之辨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思想之精髓
(在时代长河中,我们如何形成适应时代潮流的选择)
1920
1927
1935
1940
1957
萌芽阶段
初步发展
成熟阶段
继续发展
1945
1930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19·天津高考·1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014·广东高考·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