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0 纸的发明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其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因其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位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和“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后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
3.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自读要求
仔细读课文:
①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②全文共分为几部分?
③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伟大 贡献 祖先 创造
记录 龟甲 铸刻 一册
学富五车 阅读 携带
保存 蚕茧 篾席 考古
粗糙 大约 积累 欧洲
识字写字
验
yàn
巧记:马在小屋旁
屋里两根梁
还有鸟三只
卧在梁中央
识字写字
录
lù
记录
指把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理解词语
携带:随身带着。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传承:传授和继承。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新东西。
新知讲解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总说造纸术的意义;
第二部分(2):早在几千年造纸方法发明以前人们将文字先是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后来写在帛上;
第三部分(3-4):西汉时代懂得用麻造纸;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四部分(5):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的发展。
新知讲解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新知讲解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新知讲解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新知讲解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新知讲解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新知讲解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我体会到: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搬运和保存也方便,蔡伦真聪明……
一个“;”,一个“再”写出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具体生产过程分为两步。
新知讲解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新知讲解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用这么容易找到的便宜材料做出这么实用的纸来,以后我们写东西、阅读、搬运、保存再也不发愁了。
意义: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发明影响了全世界?
四大发明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还有锯子、石拱桥、木匠不用钉子而用榫卯结构……
预设:
主旨概括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了解国情历史,具有文化自信,尊重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课堂总结
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经过,明白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赞颂了我们祖先的创造业绩。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能按时间先后顺序理出课文的条理。
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形容。
学富五车
大
物美价廉
作业布置
同学们,把纸的发明的过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板书设计
纸
的
发
明
总
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分
总
纸出现以前:
西汉:麻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对世界的影响
积极探索
不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