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演唱《春晓》人音版(简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演唱《春晓》人音版(简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04 14: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塑造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活动,增强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春晓》。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演唱歌曲《春晓》。   
【难点】利用声音、身体律动、打击乐器创编情景剧。   
三、教学用具   
图片、杯子等供学生创造的教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杜鹃圆舞曲》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表演《杜鹃圆舞曲》。
老师设置问题:春天除了有杜鹃还有那些声音?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春天万物复苏,大地绿色盎然,同时也带来了美妙的声音,比如河里小鸭子的声音、小燕子的声音、春雨的声音、小草发芽的声音等等,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展示图片)  
 (二)新课教学   
1朗读《春晓》   
学生朗读歌词,由老师引导体会诗歌韵味和意境。   
学生跟随音乐表演诗朗诵。   
2.欣赏《春晓》   
老师设置问题:这首歌曲描写了春天的景物,你们说说描写了春天什么样的景物呢?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在音乐中我们听到了小鸟的叫声、风雨声,还看到了落花,好像给我们展示了春天雨前、雨中、雨后三幅画面。   
老师设置问题:歌曲的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歌曲的速度是比较慢的,优美、抒情的的旋律好像是在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3.学唱歌曲   
(1)老师弹奏、范唱歌曲   
老师设置问题:音乐中从歌词和旋律中有几处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歌曲分三个部分,从歌词中可以看出*部分是诗歌,比较抒情优美;第二部分是以“啦”的形式展开,速度稍快,情绪也变得欢快起来;第三部分又是*部分的再现。歌曲有回归到了优美的氛围中。   
(2)学生学唱歌谱   
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唱歌谱,纠正学生歌唱时不正确的节奏和“fa”和“mi”的音准。   
学生完整的演唱歌谱。  
(3)为乐谱填词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一字多音的旋律,并进行示范演唱。   
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为歌曲配伴奏乐器。   
(1)老师根据歌曲,将学生分为四组。   
老师为*组的学生分配三角铁和串铃,表演歌曲的*部分;为第二组的学生分配木鱼和碰钟表演歌曲的第二部分;第三组的同学分配三角铁和串铃表演歌曲的第三部分;第四组的同学演唱歌曲。   
(2)学生自由排练,老师指导。   
(3)学生表演。   
师生评价:三角铁和木鱼*好在每小节的开头,强拍上演奏,串铃要注意时值,不能太长。结尾处大家一起演奏,让声音更加饱满。   
(4)学生完整的演奏。   
(三)巩固提高   
1.创设情境   
(1)老师将《春晓》设置为三个情景:雨前、雨中、雨后。   
(2)学生分为三组分别代表雨前、雨中、雨后。   
2.发挥想象,创造意境   
老师设置问题:我们已经说过了,春天有很多种声音特别的美妙,大家回忆一下都有那些声音可以放在雨前、雨中、雨后?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春天的雨是非常的清晰动人,小鸟在欢呼、流水声、蛙鸣声、风声、小雨的声音小鸭子的声音等等很多,请同学们发挥小组的能力,根据乐器和材料创造出动人的旋律。   
3.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制乐器,并创作乐曲。   
4.学生表演情景剧:由老师独白每剧的情景,学生投入的表演。   师生评价:将《春晓》的三部分背景音乐分别设置为雨前、雨中、雨后,学生表演时要有表情。   
5.学生完整的、有表情的表演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小杜鹃寻找了春天的足迹,聆听了春天的声音,随着《春晓》的歌声感受到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美丽的春天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在优美的歌曲《春晓》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