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09:0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 。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
这一节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并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

四、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
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充足的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师在课前把猪心解剖好,尽量露出四个腔,以利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心房和心室壁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等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各自的功能。关于把心脏比喻成“泵”,教师可以用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五、教学媒体运用
课件“心脏的结构”,视频,观察猪心脏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积极思考 由“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一般来说: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脏的位置 通过学生常识回答,观图,用手放自己胸前,直观感受心脏的大小及位置,感受自己心脏的跳动。 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示图展示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由心脏为什么可以跳动引入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结构 心脏有发达的肌肉,心脏分四个腔,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不一样,心脏内有瓣膜,心脏连接血管。 观察新鲜猪心脏视频,分组讨论完成学案第二题,通过观看,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的知识,并推测它的功能。 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和结论,本组其他同学可将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注意观看大屏幕,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重组和加工。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完善。 观看动画,总结瓣膜的开闭情况。 视图展示心脏的内部结构,介绍心脏的四个腔,播放视频,小组合作完成学案第二题,心脏的结构。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点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展示课件“心脏的结构”(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加深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理解)。 展示课件动画“瓣膜工作动画”。
心脏的功能 发挥想象,提出问题。 阅读与思考课本69页第二段。然后每组派代表陈述观点。 认真观看。 同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诱导提问。 布置阅读、思考。 展示课件“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课后作业 用拟人手法写一篇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