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古诗重温
静夜思
李白 (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领会到了作者的( )。
思乡之情
月是故乡明
部编版 五年级下
看到题目,我想知道……
文本学习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月夜忆舍弟》。诗中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的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
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2009年7月),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学贵有疑
默读课文,在课文空白处记下自己的疑惑。
自学字词
浩渺 篝火 萌动 澄澈 徘徊
旖旎 瑞士 无垠 耄耋 莱蒙湖
巍峨 燕园 点缀 碧波万顷
自学字词
渺 篝 萌 澄 澈
旖 旎 瑞 垠 莱
峨 燕 缀 顷
自学字词
(yān)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
燕
(yàn)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宋·晏殊
理解词语
浩渺 篝火 萌动 澄澈 徘徊
旖旎 无垠 耄耋 巍峨
文本学习
默读第二自然段,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做好批注,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文本学习
宋代苏轼的《后赤壁赋》一文中有句云:“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文本学习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
文本学习
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文本学习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原因是什么?
“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
文本学习
家乡的月亮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
家乡的月亮就是孤零零的,因为“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没有山的陪衬。
文本学习
默读第三自然段:
由水,作者想到了哪些往事?
水多:到处都是
数星星
点篝火,摇知了
望月:天上月、水中月相映成趣
梦月:天上月、水中月重叠,月更明
文本学习
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期间,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作者列举了哪里的月亮?
济南、北京、欧洲、非洲、海上、高山上
作者为什么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文本学习
将“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改为肯定句,再说说你的理解。
真是赏月胜地。
即使此地风景绝美,仍然难以遏制自己的思乡情。
文本学习
依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填写下列表格。
往事与经历 感受 情感
板书设计
月是故乡明
往事与经历 感受 情感
故乡无山 孤单
浓浓的思乡情
水多;童年趣事 乐此不疲
天上月水中月相映成趣 诗兴
漂泊各地 家乡月更可爱
朗润园赏月 倍思乡
课堂练习
在文中划出和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课堂总结
在文末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学习这篇文章之后的收获。
歌曲欣赏
我热恋的故乡
无论走向哪里,身在何方,飘在何处,在天涯海角回首望故乡的人们,依然脱口而出的是: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诗句欣赏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唐代·李颀(qí )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南北朝·江总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学习与巩固》;
2、搜集思乡的诗文,写在摘抄本上,
和同学交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