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4 22: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河颂》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是一首歌颂中华民族的史诗般的颂歌。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起伏流畅,深情地歌唱了黄河的英姿。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中华古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三乐段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激越的音调,展示出我们伟大的民族像黄河一样,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 设计理念:
《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 学情分析
1、学生是13—15岁的少年,思维活跃,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文中的生字词有能力通过自学就解决;
3、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
4、学生大多喜欢上多媒体课,课件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5、对于黄河大合唱创作的那段历史,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这对于理解诗歌情感有很大障碍,准备的视频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
?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味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重点)
2. 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难点)
3.学习做批注 (重点)

? 教学策略









?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 资源与教具:CAI辅助教学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师:同学们,请看图片的情绪,这是谁的“照片”?关于母亲河你知道多少?小小竞赛来了:听题抢答,一题一分1、黄河从哪儿发源,2、流到哪里,3流程有多长4、流经几个省区?进入第一环节二、静静的听一听(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七章《黄河船夫曲》片段)师问:有什么样的感受?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出示教学目标1、读一读,拼读蓝色字浊流( ) 狂澜( ) 山巅( ) 屏障( ) 澎湃( ) 哺育( ) 九曲连环( ) 三、深情的读一读指定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大家读的不错,如果想要读得再好一些,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课文,深刻领悟诗的内涵和意境。四、细细的品一品1、题目中的关键字是哪个?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2、的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朗诵词点明了黄河有怎样的精神特征? 3、首尾文字呼应,但文字着眼点完全一致吗? 4、歌词主体部分成几个层次?简单概括其内容。5、、预习教给大家做批注的方法,请说说你的批注 五、真诚的说一说学习黄河精神的历史现实意义教师寄语:穿越炮火纷飞的岁月,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抗战的记忆尚深,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捍卫祖国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利益 学生欣赏大屏幕图片自由抢答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章《保卫黄河》片段) 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抢答 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其他学生倾听、指导 学生结合导学案 小组交流、自主回答。要求:(1)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2)将小组意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学生自主发言 、

? 板书设计:
黄 河 颂
光未然

朗诵词 歌词
赞黄河 ----伟大坚强 绘黄河
颂黄河
学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