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收集描写秋天的词语、古诗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感受了济南温暖服适、纯净秀气的冬天,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悟秋天的气息。
①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秋天的图画。
②请学生说出最能代表秋天特点的景色和词语。
③请学生说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古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④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⑤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评论家。生于重庆万县。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等。另有多种诗学论著。新月派诗人。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汉园集》,史称“汉园三诗人”。
⑥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肥硕( shuò ) 枯涸(hé )
丁丁( zhēng) 清洌(lìè )
寥( liáo )阔 青鳊( biān )鱼
梦寐(mèi ) 乌桕( jiù )
背篓( lǒu) 栖( qī )息
二、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
1.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 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
3.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
1. 学习第一小节:
①齐读。
②四人小组交流
A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好在哪儿 你认为该怎样朗读这些诗句?
B这一小节诗写出了怎样的氛围?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幅画描写一下吗?
明确:
a、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稻香”使人满口生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c、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具体化(视象化)了,创造出舒适、闲静的氛围。2、略讲2、3小节。
分两大组讨论:
第一大组讨论内容:
“游戏”一词看出渔民们什么样的心情?诗中还有哪些诗句能看出这样的心情来?
第二大组讨论内容:
①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
②“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的“梦寐”是什么意思?表达出少女怎样的情怀?
四、拓展延伸
作者向往秋天,热爱大自然,言语之间充满了溢美之词。让我们不觉得总想身临其境,那么我们就赶快一起融进这三幅秋景中去吧!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以“我喜欢诗中的_______,她美在_________”为句式,说一个句子。
五、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