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课件38张PPT+教案+学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课件38张PPT+教案+学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4 21:56:33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5.守株待兔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株”的意思是树桩。“守”就是守着的意思。“待”就是等待。“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第一课时 《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正如南宋文学家朱熹所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释放耕牛宋国冀北sònggēngshìjì我会认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我会写左右 结构耕株触待释颈上下 结构宋其守生字归类识字方法加一加:角+虫=触 木+朱=株换偏旁:珠—株 付—守字理识字: 耕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是犁田。颈人体的重要部位。生活识字: 株zhū易写错耕gēng释其shìqí这是一点,别写成一捺守不要写成一提。 “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看着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shǒu识字游戏释耕宋冀小兔子去哪里了?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词语解释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宋人有耕者。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整体感知宋人有耕者。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整体感知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跑得快撞到树上所以死了跑脖子折了 句意: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撞撞树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语调要慢一点,表现出种田人的喜悦。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于是放下农具希望 句意: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做:放下农具,
守在树旁。想:希望能再
得到兔子。 兔子,兔子,快来吧。我等着你呢! 你能猜测一下这个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吗?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捡到一只兔子,这个人的心情很好。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他天天等兔子:
别人 时,他在等;
别人 时,他在等;
别人 时,他还在等……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学完了故事,你知道“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不断发生的事情,要勤劳务实,不能心存侥幸。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夫类似的人呢?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的人,
( )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丢下农具,( )树桩旁边等兔子撞死,然而却( )的故事。偶尔得到整天守在再也得不到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结合朗读节奏,再一起读一读。 借助注释,先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边体会宋人想不劳而获的心理。背诵课文时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事情的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事情的结果(兔不可复得,而为宋国笑)来背诵。背诵指导 读《南辕北辙》,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故事中的人,他的行动与目的相反,所以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远。阅读链接 小故事 大道理课后作业:
1.课下把这些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2.拓展阅读:《画蛇添足》5.《守株待兔》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宋”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把课文读通顺,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理解并背诵课文。
【新知预习】
一、搜集自己读过或听过的寓言故事。
二、借助注释自读文言文,圈画生字,多读几遍。
三、用自己的话会讲《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
四、我会读。
1.会认的字
宋 冀 耒
2.文言文《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读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课堂探究】
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链接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达标练习】
一、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sòng( ) gēng( )
宋 耕
song( ) gēn( )
sì( ) yì( )
释 冀
shì( ) jì(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株( ) 颈( ) 其( )
珠( ) 劲( ) 棋( )
【学习评价】自评:☆ ☆ ☆ ☆ ☆
师评:☆ ☆ ☆ ☆ ☆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1.农夫被宋国人笑话是因为,他侥幸得到一只撞到树而死的兔子,就认为还会有兔子撞树而殆,于是放下手中的农具,不再耕田,结果肯定是兔子没有得到,田地又荒废了。
2.坐车人错就错在:他既没有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正确的方向,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又不听别人的劝告,不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意孤行,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
【达标练习】
一、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宋(sòng) 耕(gēng) 释(shì) 冀(j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株(一株) 颈(脖颈) 其(其实)
珠(珍珠) 劲(使劲) 棋(下棋)
5.《守株待兔》当堂达标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tián jiē chù jǐng zhuī

shǒu zhū dài tù xiā qí shí
二、按要求填空。
用部首查字法查“释”,应先查()部,再查()画。“释”字在词典中有多项解释,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意思。
①解释 ②消除 ③放开,放下。 ④释放
1.因释其耒而守株。( )
2.请你解释一下这个词语。
3.经过一番解释,他们冰释前嫌了。
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较强讽刺性和劝诫性的故事。
B.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本文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C.寓言故事一般篇幅较小,语言精辟简练,故事性强。
四、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走: 因: 冀: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
A. 因/释其耒/而守株 B. 因释/其耒/而守/株
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 ”的句子。
4.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参考答案:
一、耕田 接触 颈 守株待兔 其实
二、釆 5 1.③ 2.① 3.②
三、B
四、1.跑 于是 希望
2.A
3.野兔再没有得到过,而他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4.A
5.《守株待兔》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宋”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把课文读通顺,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理解并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引出课堂
1.同学们,有人说“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说说看,你都读过或听过哪些寓言故事?交流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守株待兔》(课件出示)
2.师边板书边讲:题目中可有三个生字呢!其中“守”字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上窄下宽,距离不要太远,这样写出来才美观。“株”和“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得时候要左窄有款。请同学们拿起笔,在预习单上写两个“守”字。
课件出示:守在田字格的写法
3.生齐读课题。
4.释题。
5.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6页,自由朗读,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正如南宋文学家朱熹所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2.指生读。
3.师范读,注意强调最后一句“为”的读音。
4.生再练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生配合读。
2.检查生字认读。
3.同学们,读准字音只是学好小古文的第一步,要想真正的读懂小古文,还要理解它的含义,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借助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猜读。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再读一读古文,看看你能不能读懂,不明白的可以和同位交流或问一问老师。
4.生自由读文,并弄懂意思。
5.理解故事意思。
(1)宋国有个?生:耕田的人。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者”的意思是“……的人”。
出示课件。
(2)他的田中有一个树桩。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指生说。用文中的句子说。
重点指导“走”是“跑”的意思。补充知识:古代汉语“走”的意思用“行”,与现在不一样。想一想:兔子“折颈而死”后,农夫会想写什么?体会农夫的侥幸心理: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拾到一只野兔,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看来这个人的运气不错。这里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侥幸”。
板书:侥幸。
体会种田人的心情:高兴,乐滋滋。请同学们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集体读)
(3)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呢?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课件出示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你读出来什么:
(他捡到兔子后就把锄头丢掉了。他就一直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别的什么也不做。)
引导学生想象:他天天等兔子,出示句子课件出示
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
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
别人___________时,他还在等……
学生回答。
工具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他一心想着再白捡野兔。如果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说,那就是——
板书:不劳而获。
那么,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师生交流,齐读,做到声断气连。课件出示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结果呢?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一起读。
课件出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板书:一无所获。
(5)是啊,由于他整天等野兔,结果种田人落得个两手空空。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自由发言。
(6)体会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7)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民类似的人呢?
四、图文对照 讲故事
1.这样的小古文有意思吗?学完小古文,宋人守株待兔的画面,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接下来,看看谁能用文言文中的话来描述老师出示的画面。
课件出示:守株待兔画面。
2.出示画面,生用文言文描述。并用不同的形式读。
3.把图画连起来用文言文说一说。
4.同位互相说,然后自由试着背一背、齐背。
5.小结: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咱们就把课文背下来啦,你们可真厉害,让我们试着把这些画面印到自己的脑海中,闭上眼睛,边想象边背。
五、拓展阅读。
1.同学们,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个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其实,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古代寓言都是小故事大道理。
2.自由读阅读链接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课件出示:南辕北辙故事。
3.师读故事。
4.生自由简单交流故事的大意及自己明白的道理。
六、总结
师:是呀,走进小古文,不仅感受到了它的韵律美,还让我们从那些不爱劳动心存侥幸的宋人、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行路人身上明白了深刻的道理。其实,像这些“小故事 大道理”的寓言故事还要很多呢。(出示课件)
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让我们多读经典,一起感受经典的魅力!
七、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侥幸 不劳而获
一无所获
课件2张PPT。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