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导入新课 有人在依依的杨柳边送别,有人在芳草碧连天的长亭里送别,有人在萧瑟的秋风中送别,也有人在茫茫的白雪中送别。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咏雪的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受雪中的送别情景。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2、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欣赏雪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3、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作品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与高适并称“高岑”。著有《岑嘉州诗》等。写作背景 唐朝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时写下了此诗。读准字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én shēnqiúqīnzhuóhànlánqiāngyuánchèyìn把握节奏听音频,初步感知诗文内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题目解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
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吏的僚属。
武判官:生平不详。
京:这里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疏通诗意白草:西域所产的一种牧草,干枯时变为白色。
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诗意:
北风席卷大地,枯草被吹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
忽然像是一夜间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顿时盛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疏通诗意诗意:
雪花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穿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丝锦被都显得单薄了。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
罗幕:丝绸制作的帐幕。
锦衾薄:丝锦被都显得单薄了。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疏通诗意诗意:
将军的硬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冰冷得难以穿上。 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
控:拉开。
着:穿。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疏通诗意诗意:
沙漠上纵横交错地结着百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阴森的云。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指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惨淡:阴暗。疏通诗意诗意:
主帅在营帐里摆设酒宴送别即将归京的客人,宴席上还有胡琴、琵琶和羌笛奏出的胡地音乐助兴。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主帅的营帐。
饮:宴请。疏通诗意诗意:
傍晚大雪纷飞,落在辕门上,红旗冻僵在劲风中也不再飘动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
掣:拉,扯。
翻:飘动。疏通诗意诗意:
在轮台东门外送别武判官离去,分手时大雪已覆盖了天山的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古西域地名。
去:离开。疏通诗意诗意:
山路迂回曲折,已经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蹄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马行处:马行走留下的足迹。第一部分:(1-10句)从不同侧面咏雪。第二部分:(11-14)宴请归客与送客出辕
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
(15-18)送别依依不舍的心情。(11-18句)送别整体梳理诗歌鉴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赏析:
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卷”“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即”字,表明这里的冬天来得格外早,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诗歌鉴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
“忽如”写出了“胡天”的变幻无常和诗人对此的惊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北风比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通过联想把边塞雪景描绘成春景,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图,营造出一个情趣然、壮美浪漫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化苦为乐,乐观向上的情怀。诗歌鉴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赏析: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侧面描写: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诗歌鉴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赏析:
这两句承上启下,转写野外雪景。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的乡土之思。诗歌鉴赏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赏析: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诗歌鉴赏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赏析: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诗歌鉴赏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赏析: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诗歌鉴赏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赏析:
从壮丽的雪景回到送行的主旨,感情真切,韵味深长。“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明了处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诗歌鉴赏总结:
前八句重在咏雪,描绘了“瀚海雪景图”,作者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后八句主要是写送别,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思考探究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参考:
这是一首咏雪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思考探究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
“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参考:
不好。
“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思考探究3、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参考:
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思考探究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参考:
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思考探究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参考:
对偶和夸张的手法,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思考探究6、“愁云惨淡万里凝”是单就天气而言还是掺杂作者情感?若掺杂作者情感,那他愁的是什么?参考:
以“愁”来形容云,是掺杂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他可能因友人即将离别万分不舍而愁,也可能因边疆生活环境艰苦而愁,还可能因国家战事难平而愁,亦可能因思乡心切却欲归无计而愁……漫天惨淡的愁云,一如沉沉压在诗人心头的千头万绪,难以纾解,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思考探究7、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展示的画面,并谈谈这句细节描写的作用。参考:
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尽管风刮得挺猛,红旗却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思考探究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参考:
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思考探究9、为什么诗人写到“雪上空留马行处”便停笔不写了,有何深意?参考:
这里的“空留”,不仅仅是人马消失后的“雪静山空”,更饱含了武判官远去后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与失落(向往)。这就是所谓的人去楼空,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词尽而意不尽,依依惜别之情余韵绵绵,使人低回不已。思考探究10、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1)送别前的“飞雪”,八月飞雪苦寒图。
(2)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军营饯别奇寒图。
(3)临别时的“雪满天山路”,东门惜别惆怅图。(4)送别后的“雪上空留马行处”,别后雪地思乡图。思考探究11、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明明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却为什么只有最后两句写送别?参考: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明明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但似乎只有这最后两句写浓浓的离别之情,有点不合情理。其实不然,前面诗人以大量笔墨,从各种角度,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我们表现了胡地雪景的壮旷苍茫与绮丽无比,其实都是为写送别服务的,旨在描写边关的环境以渲染送别的气氛,无一字写不舍与担忧,但这种情绪又无处不在。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惆怅之情。思考探究12、诗人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参考: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设宴饯别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 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雪中送别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 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思考探究12、诗人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参考: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依依惜别
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写作特色 1、以“雪”为线,思路清晰。全诗紧扣“雪”字,以“雪”生发奇情妙思,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用了四个“雪”字:一为送别前的雪;一为饯别时的雪;一为送别时的雪;一为送别后的雪。一切都围绕着雪来展开叙述,条理清楚。
2、气势雄奇,想象奇特。诗歌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衬、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对比手法写暮雪。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想象奇特,气势雄奇。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咏雪送别边塞奇丽雪景将士苦寒生活瀚海愁云雪中送友归京边地奇丽风光雄浑悲壮的气氛主题归纳 本诗通过描写边塞特有的冰天雪地的奇丽景色,烘托出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表达了诗人因惜别友人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知识积累诗词欣赏(一):咏 雪
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知识积累诗词欣赏(二):望雪诗
南北朝:丘迟
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
倏忽银台构,俄顷玉树生。
绵绵九轨合,昭昭四区明。知识积累诗词欣赏(三):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课堂练习1.描写西北边塞风急雪早的句子:
, 。
2.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西北边塞绮丽雪景的句子:
, 。
3.表现西北边塞冰雪奇寒,原本极其保暖的衣被依然难御风寒的句子是: , 。理解型默写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课堂练习4.西北边塞冰雪奇寒,不只将士难以承受,甚至影响到兵器的使用,有关句子是: , 。
5.想象武判官行程路遥而艰难,生发担忧愁绪的句子:
, 。
6.饯行宴会上,彼此劝饮、乐声不断,热闹欢快中隐含丝丝离愁,有关句子是: , 。理解型默写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课堂练习7.诗中有一画面格外醒目,于素色的大背景下点缀出一抹鲜艳,起到了较为强烈的反衬作用。有关语句是:
, 。
8.送行时刻,对友人行程充满忧虑的句子是:
, 。
9.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理解型默写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