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共1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共16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4 21:00:45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课程标准: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
公私合营
2

目录
CONTENTS

社会主义改造: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材料一:李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新中国建立后,在1952年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能过上好日子了,但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没有耕牛,没钱买种子;后来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水渠灌溉,长势不好;更可悲的是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材料二: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1头耕畜。
农业合作化(背景或原因)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土改后的农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存在问题:个体农业经济分散、落后
分散:一家一户、缺乏生产物资、水利问题,自然灾害;
落后: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二)影响:
工业化建设需要:农业发展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自身:有互助合作的需求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01
02
02
03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过程及结果)

分散→合作(集体化、共同富裕)
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1955掀起高潮,1956基本完成
原则:自愿互利
方法: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
土地、大型农具及牲畜无偿归国家所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成果按劳动工分分配
土地入股,农具牲畜等作价入社,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依此享有报酬,合作社并支付生产资料使用报酬
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力、工具、蓄力不足问题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手工业合作化
材料一: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 40 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手工业仍然是社会经济生活和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更高效发展手工业,国家对手工业改造贯彻“自愿互利”原则,提出了“积极领导,稳步推进”改造思路,逐步引导建立手工业合作社,逐渐将个体所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组织形式 手工业生产小组
手工业供销生产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方法 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
步骤 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结果 1956年底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1、作为成立初期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府帮助渡难关并发展。
3、随经济恢复和力量增强,公私合营出现并有所发展。
2、消极方面:不顾国家民众利益牟取暴利,不法手段,扰乱秩序






公私合营出现
1954企业的公私合营
共同经营、公方代表(领导)
“四马分肥” 获经营红利
1956全行业的公司合营
获取定息
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
背景
结果
形式
社会主义改造创举,和平过渡赎买政策:分红→定息
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一方式减少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黑龙江哈尔滨市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意义:
使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足: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和不足
课堂小结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私有制

公有制
1..1953年至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首先从哪个方面开始(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官僚资本主义
A
A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经济的性质是(  )
A.个体经济 B.私有经济
C.私人经济 D.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4.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是(  )
A.没收其工具,将其转化为农民
B.把他们转化为工厂工人
C.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把他们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国营农场
D
C
5.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公私合营
B.没收官僚资本
C.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
D.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
6.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