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11:1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石块、木块和红萝卜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8种(小石块、木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苹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小组实验三:水槽:回形针14枚,木块4块,实验记录表。
PPT课件。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红萝卜”,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把“红萝卜”改为“苹果”。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师板书课题: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小石块、木块和红萝卜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仅要观察现象,还要观察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沉”和“浮”还可以用箭头表示。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课件出示实验要求,每组同学读一段要求。
2、教师对实验要求进行强调说明。
3、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4、完成讨论: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5、让同学当老师汇报实验和讨论的结果。
6、老师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重量、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讨论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8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苹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体积、重量、形状、材料、是否空心这些因素可能与物体的沉浮有关系,到底有什么关系?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节课,我们只探究物体的“重量”和“体积”这两个因素和沉浮之间的关系。
2、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改变了,它的沉浮状况是否改变?你准备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学生说方法。比如这块橡皮,在水中是下沉的。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苹果在水中是浮的,把苹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
3、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板书: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4、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上东西。
5、小组实验操作,学生完成实验二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6、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7、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皮筋把两块木块绑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的木块绑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8、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9、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四: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如果有兴趣,你们还可以探究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体积
轻重
形状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材料
是否空心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简练,少而精,能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条理清晰,上课语言精练,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整个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入繁,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达到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之成效。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讨论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物体沉浮和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没有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严谨求真的习惯。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对于拓展方面,如果利用一些有关沉浮的有趣现象进行拓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一些细节方面考虑不周。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我也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