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奥运地铁支线中
青花瓷风格的车站
奥运颁奖礼服中
青花瓷元素
青花瓷的无穷魅力
广西首届民间文物收藏精品展上,160多件来自民间的收藏文物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其中的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青花八宝吉祥纹禾壶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它的价值是人民币130万元,是收藏者从国内一家著名的拍卖行举行的文物拍卖会上竞拍得来的。
一只“水壶”值百万!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古代手工业
{
官营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
{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纺织
官府纺织作坊
民间冶金作坊
第2课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司母戊鼎
素纱单衣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夏商西周: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西汉汉武帝后:盐、铁、铸钱等都是官营
3、表现
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
1、发展历程
2、特点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
1、含义:
2、表现:
3、特点:
4、影响: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利:
弊:
技术水平高
是一种政府垄断手工业生产的制度。
起源:夏朝——发展:汉武帝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东西织室”(皇室);“三服官”(齐郡)
“匠户”制度 (官营手工业)
1、含义:
2、发展:
3、影响: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在一定时期内,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为匠户)
唐代;宋代;元代;清顺治二年。
利:
弊:
便利了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
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冶铜业
冶铁业
冶钢业
(1)冶金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商周:繁荣时期
原始社会:已掌握冶铜技术
西周晚期:开始有了铁器
两汉时期:高炉炼铁与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
至16世纪以前
商周
成 就
南北朝
东汉
西汉
西周晚期
原始社会晚期
时期
行业
冶金业
已掌握冶铜技术
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已有铁器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杜诗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灌钢法
16世纪前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
展品1号
通高133厘米,口长116厘米、宽79厘米,重875公斤。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一九五九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
展品2号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三星堆青铜礼器
三星堆青铜礼器
展品3号
古代青铜兵器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马形刀
银斑纹戈
展品4号
展品5号
秦朝铜车马
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已被中国国家
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展品6号
战国的铁农具
展品7号
展品8号
越 王 勾 践 宝 剑
铸造铁器示意图
冶铁示意图
展品9号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
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守杜诗(?-38)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的。
展品10号
炒钢——即将生铁加热,撒入矿石粉,降低含碳量使之接近钢或熟铁。
灌钢法——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在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展品11号
????????????????????????????????????????????????????????????
夏朝青铜鼎
酒
器
盥水器
乐器
铜镜
食器
兵 器
农 具
西周青铜鼎
春秋时期青铜鼎
越 王 勾 践 剑
汉朝青铜器
西汉博山炉
东汉:“马踏飞燕”
西汉青铜器: 长信宫灯
中国汉代青铜器。
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汉武帝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精品欣赏
元朝
商朝
东汉
成 就
明清
宋朝
唐朝
北朝
新石器时代
时期
行业
制瓷业
发明陶器(陶是源,瓷是流)
烧出原始瓷器
烧出成熟的青瓷
烧出成熟的白瓷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有名。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出现青花瓷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
[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⑵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⑴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行名);
⑶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⑹陶器不是中国的发明,而瓷器则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5)陶器无半透明性,敲击声低闷;瓷器半透明,敲击声清脆。
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
展品1号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白陶
彩陶壶
黑陶高足杯(山东安丘县出土)
白陶鬶(饮器,1960年山东潍坊出土)
展品2号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展品3号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展品4号
北朝 白釉四系罐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展品5号
唐代南青北白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展品6号
唐朝越窑青釉秘色瓷碗
唐三彩
展品7号
钧窑 月白釉碗
官窑 穿戴瓶
汝窑 天蓝釉长颈镶金瓶
定窑 孩儿枕
哥窑海棠式花盆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展品8号
汝窑
定窑
钧窑
官窑
哥窑
景德镇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展品9号
元代出现青花梅瓶
青花瓷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
展品10号
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罐
明宣德——青花瓷器
展品11号
清乾隆胭脂红珐琅彩鼻烟壶
清代的彩瓷、珐琅彩
展品12号
玲珑瓷
颜色釉瓷
粉彩瓷
青花瓷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明如镜
展品13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霄盛沆瀣, 共稽中散斗遗杯。 ”
——陆龟蒙《秋色越器》
1987年,陕西法门寺宝塔地宫出土13件唐代越窑青瓷精品,名为秘色瓷。 “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产品专供皇室使用。越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等地。大本营在越州,即今绍兴。这批“秘色瓷”除两件为青黄色外,其余釉面青碧,晶莹润泽,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绿。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元朝青花瓷
元青花“鬼谷下山”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 。图为故宫藏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钵。
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繁荣的鼎盛时期。明代五彩瓷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洪武、永乐为初创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
宣德釉上五彩水藻鱼纹罐
台湾故宫博物院院藏宣德五彩
明朝五彩瓷
清朝珐琅彩
台北故宫藏: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
北京故宫藏:
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图碗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嘉德2006春季拍卖会上,一件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
万人民币成交
请各位“土豪”出价
情景一:拍卖现场
5280
起价为500万
2006年年底时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清乾隆御
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拍出 亿多港币。
1.5
=1.26亿人民币
情景二:拍卖现场
起价为1000万
《清乾隆多彩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融合了青花、粉彩和珐琅彩的艺术精华,是中国瓷器最顶尖的代表作。
该瓶于2010年伦敦拍卖会上以
万英镑的价格拍出。这不仅创下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也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
返
5160
=4.7亿
人民币
起价为2000万
珐琅彩兰石纹碗(雍正年间)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在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产品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如其中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然是专门为国外客户专门制作的。
行业 时期 成 就
丝织业 距今四五千年
商朝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织出绫、锦、罗、娟、纱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 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嫘祖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 (L?i) 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品种多,技艺高。
西周斜纹提花
汉代绢手绢
汉 烟色菱纹罗
北朝 夔kúi纹锦
北朝 方格兽纹锦
汉 黄地印花敷彩纱
北朝 绞缬xéi点纹红绢
东汉的罗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绣
?东汉丝绸袜子
唐朝丝织
南宋·刺绣海棠双鸟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南宋·刺绣瑶台跨鹤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华贵之丝·缂kè 丝作品
清代折枝玫瑰花金宝地
清 康熙 朝袍,是皇帝在朝贺和祭祀活动时穿的服装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工匠技术水平高。
劣势: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工匠受压迫,劳动积极性低。
材料四: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五: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
◆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
从原料看:
从经营形态看:
从发展程度看:
从发展趋势看:
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
官营、地主官员私营、农民家庭
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为什么
纺织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
1、政府的重视
2、织女地位较高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发展
4、丝织品远销海外,深受欢迎
5、民间私营作坊兴盛
6、纺织业部门出现工场手工业,规模日益扩大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种类
民
间
手
工
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农户的家庭副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春秋战国
④隋唐
⑥元朝:
⑦明
⑧清:
?魏晋南北朝
⑤两宋
2、民间手工业演变史
开始
?秦汉
得以发展
遭受摧残
恢复与发展
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明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使用花楼机,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元代的棉纺织业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黄道婆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花楼机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时间:明朝中后期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过程:明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候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④特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手工工场出现
早期的资本家
早期雇佣工人
雇佣被雇佣关系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而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政府重农抑商;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3)文化上: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束缚百姓.
4)社会上:农民受剥削重,极端贫困,无购买力;地主和商人赚钱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影响:在近代中国经济长期落后于西方列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畸形,长期受到帝国主义殖民者的商品倾销压迫。
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海上丝绸之路
_____ ,中国丝绸远销亚洲、非洲,运送商路,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2、从_____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通过______________,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4、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_____文和_____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5、清代还根据_____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6、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_____ 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唐朝
海上丝绸之路
阿拉伯
梵
欧洲
17世纪
概
况
西汉时
长寿明光锦
东汉,锦上织有吉语“长寿明光”四字,1980年新疆罗布淖尔高台出土
《群神宴》: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的比较:
经营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民间消费的产品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不在市场流通
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经营
形态 经营方式 劳动力 生产规模 产品用途
(流向)
家庭(田庄)
私营
官营
农户的副业
自给自足,满足田庄和农民自身需要;
缴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满足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
田庄中的依附人口(农民)
民间工匠
无偿调用各类工匠
(匠户)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大
一般
小
课堂探究: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一是 ? ?? 、???? ???????? 、?????? ?????????
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2.?从材料一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二是
??????? ?????????????????? ???? ?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材料二: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3.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三是
????????????? ????????? ??????? 。?
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材料四: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4.??从材料四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四是
??????????????? ??????? ????? ??????????????????????????????????????? 。?
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材料五: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的意思。?
5:从材料五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六是
??????????? ??????????? ?????? 。?
长期领先世界,广受赞誉。
1.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分工日益细化;
4.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
5.长期领先于世界,广受赞誉。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一、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民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日益兴盛起来;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比重。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且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地区,广受赞誉。
三、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想一想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朝代:汉代
资料: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49克。
朝代:南宋
材质:缂丝
资料:宋代缂丝十分盛行。它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会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缂丝主要用于织作绘画或书法,反映了丝织工艺由实用向欣赏的转化。
朝代:汉代
材质:棉
资料:“乌泥泾被”是一种通过黄道婆推广和传授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的技术更加精益求精的织被方法。
元朝
朝代:战国
材质:金丝、锦
资料:“纳石失”又称织金,战国诸侯喜欢用金,使织金成为一种时尚。
元朝
朝代:商代
材质:青铜
资料: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朝代:商代
材质:铁制
资料:2000年出土于河南殷墟
春秋 战国
C
1、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2、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企业
3、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成雇佣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D、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B
A
随堂练习
4、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5、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进步的是:
A、煤成为冶铁燃料 B、水力鼓风冶铁
C、低温炼钢的技术 D、发明灌钢法
6、古代制瓷技术的成熟始于:
A、商周 B、东汉 C、魏晋 D、隋唐
7、中国丝绸大量外销始于:
A、西汉 B、东汉
C、元朝 D、唐朝
D
B
B
A
8、我国古代青铜器制造达到顶峰是在
A、夏王朝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9、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1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A
A
C
12、东汉时,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突出成就是
A.发明淬火技术
B.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C.用煤炭作为冶铁燃料
D.低温炼钢技术、灌钢法得到推广
13.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
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B
三大经营形态
三大生产部门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冶铁业
制瓷业
丝织业
中国手工业远销世界
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