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13.《最后一次次讲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13.《最后一次次讲演》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5 17: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学 科
语 文
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语文组
授 课 班 级
八( 、 )
教授者
课 题
《第一次讲演》(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1.识记难字生词和文体常识。
2.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和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一、新课导入
“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等都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辞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闻一多同志在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卑劣(liè) 污蔑(miè) 捶击(chuí) 屠杀(tú)
蛮横(hèng) 毁灭(huǐ) 赋予(fù)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污蔑: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 光明正大: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挑拨离间:挑起是非争端,破坏团结。
(3)指出下列词语的感彩。
光明正大(褒义)偷偷摸摸(贬义)悲愤痛恨(中性)
挑拨离间(贬义)制造恐怖(贬义)卑鄙无耻(贬义)
2.背景链接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
预习与交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持了这次会议。
作家简介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七子之歌》《红烛》《死水》等。
李公朴,江苏人。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1月在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受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初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作家简介
合作与探究
作 业
积累好词佳句。




最后一次讲演痛斥——敌人的卑劣
赞扬——李先生的光荣
揭露——虚伪的本质
指出——末日来临
号召——进步青年临危不惧
坚持真理 勇于献身




组长查阅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学 科
语 文
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语文组
授 课 班 级
八( 、 )
教授者
课 题
《第一次讲演》(第二、三课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1.识记难字生词和文体常识。
2.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句式和修辞在演讲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一、导入
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讨论问题。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文章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崇高品质?
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3.研读第一自然段。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义正词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令人震惊的罪行。
(2)“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究竟”“竟”均为副词,强调了李先生的行为是一个中国人的正当行为,是正义的。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3)请从选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光明正大”和“偷偷摸摸”是一对反义词,通过对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到极点。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选段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2)为了证明观点,闻一多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了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
正面: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
交流汇报
讨论问题
研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
反面: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3)说说本段的讲演思路。
围绕“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这一中心,先指出“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并列举事实证明。然后,又与世界和历史联系起来,用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例,强调反人民的势力终会被人民毁灭。最后,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必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三、探究语言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揭露敌人暗杀手段的无耻。又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既打击敌人,又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表达必胜的信念。
(3)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4)你们完了,快完了!
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弱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7.在演讲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两句中人称都有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交锋。第一句由“他们”变为“你们”,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第二句“你们”“我们”相连相对使用,表现了讲演者坚定的立场。
8.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五、拓展延伸
演讲是一种在公开场合,用口头语言宣传自己的主张的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进行演讲要做到如下准备:
1.明确演讲的观点。演讲要提出自己的主张,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应使自己的主张正确、鲜明、突出。
2.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观点确定后,就应该为自己的观点找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论据典型、生动、丰富,才能使人耳目一新。
3.安排好演讲的层次。清晰的思路、层次有利于听众抓住要点,理解演讲的内容。
4.反复推敲语言。演讲的语言应做到:口语化,通俗易懂;生动化,活泼风趣,富于感染力;精彩,富于哲理,耐人寻味;用词、色彩、句式、语气语调恰当,为表明观点、表达感情服务。
说说本段的
讲演思路
探究语言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思考: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作 业
完成配套




最后一次讲演痛斥——敌人的卑劣
赞扬——李先生的光荣
揭露——虚伪的本质
指出——末日来临
号召——进步青年临危不惧
坚持真理 勇于献身




组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