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昆明附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2.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3.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4.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5.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6.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
B.血液中的NaHCO3能与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pH基本稳定
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稳定
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
7.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液免疫才包括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
B.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C.体液免疫不能独立起作用,它总是被细胞免疫所激活
D.体液免疫直接针对内环境中的抗原,对于胞内寄生菌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8.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D.HIV在离开人体后不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9.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
A.为C3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 B.还原C3化合物
C.与ATP的作用完全相同 D.A和B
10.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A.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 B.活跃的化学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
C.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D.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11.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电子流形成的最终电子供体和受体应是
A.光能和CO2 B.CO2和ATP C.ATP和水 D.水和NADP+
12.下列各种生物中,能同时完成以下两个反应的是
①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②6CO2+6H2O→C6H12O6+6O2
A.硝化细菌 B.圆褐固氮菌 C.甲烷杆菌 D.根瘤菌
13.下列属于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是
A.增施农家肥 B.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C.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D.使用红色薄膜覆盖农作物
14.C4植物的维管束外围绕的“花环形”细胞的内圈细胞是
A.栅栏组织的细胞 B.海绵组织的细胞 C.一部分叶肉细胞 D.维管束鞘细胞
15.关于固氮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的微生物 B.只能与豆科植物共生的微生物
C.促进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D.能将NO2还原成NH3
16.氮进入高等植物体内的形式是
A.N2 B.硝酸盐和铵盐 C.NO D.NO2
17.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的主要原因是
A.精子细胞中不含遗传物质 B.受精卵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精子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本
1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编码区中外显子和内含子是间隔的
C.基因的编码区转录产生的RNA都能翻译蛋白质
D.基因的非编码区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作用
19.下列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子代与母本的性状完全相同 B.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性状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性状是由DNA和RNA上的基因共同控制的
20.对真核细胞内的一个基因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相同
B.不同基因的内含子长度相同
C.不同基因的外显子长度相同
D.不同基因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长度均不相同
21.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微生物中很少分布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的切点不同
D.限制酶的作用之一是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22.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
A.细菌质粒 B.噬菌体 C.动植物病毒 D.细菌核区的DNA
2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D.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容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2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5.下列不是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体现的是
A.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能量交换等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B.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D.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26.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的植株
27.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离体状态 D.导入外源基因
28.有关甘蓝原生质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B.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原生质
C.被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是原生质体
D.原生质体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29.在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⑤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0.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31.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胰蛋白酶处理制细胞悬浮液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
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培养液的区别
麦芽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32.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能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
C.动物细胞一般能传到40~50代,但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的细胞
33.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较,前者最显著的特点是
A.无各种细胞器 B.无成形的细胞核 C.无DNA D.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3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有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
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
35.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胞的核区
36.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包括
37.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微生物的生长都必须有生长因子
B.生长因子主要是合成核酸、酶的重要成分
C.维生素属于生长因子
D.K+是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物质,也属于生长因子
38.硝化细菌的碳源、氮源依次来源于
A.含碳有机物、氨 B.含碳无机物、氨 C.含氮无机物、氨 D.含氮有机物、氨
39.如果青霉菌和大肠杆菌在培养过程中混淆,采用下列什么培养基可将它们安全分离
A.加食盐培养基 B.伊红—美蓝培养基 C.无氮培养基 D.加青霉素培养基
40.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
A.固体培养基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活的鸡胚 D.无菌的牛肉汤
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物)答题卷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41.(17分)下图为血糖代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当①过程摄取G过多时,胰岛__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____增强,促进G进入A合成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肌糖元,进入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____。同时还抑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转化为G。
(2)G在血液中的含量过低时,胰岛________细胞的活动加强,分泌_____________增多,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转化为G。
(3)当G含量过低时,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使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分别分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增加,从而使G含量升高。
(4)当食物中获取G过多,就会通过⑤_____________在体内储存,长时间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
42.(10分)下图是两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病毒增殖与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1)该病毒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免疫学认为侵入人体内的病毒属于___________。
(2)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___________,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3)在第二次感染时,抗体的产生量明显比初次感染_____________。
(4)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______________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免疫的作用予以彻底消灭。
(5)如果在初次感染之前一个月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会使其在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出现,原因是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请在上面右图绘出初次感染后人体的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的关系。
43.(5分)如右图是某种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该图是__________植物的叶片结构,如向该植物提供14C标记的CO2,该CO2转移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植物中含有完整的叶绿体,却不能进行完整的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
44.(8分)下图甲示某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lx)下的CO2—光合曲线,图乙示D、E两种不同植物在相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光合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A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是____________,hi段的光合速率从根本上反映了__________(“光”或“暗”)反应活性。
(3)bg段的斜率小于ad段,是因为弱光下,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较少,限制了暗反应。
(4)若图乙表示的是C3植物和C4植物各一种,则属于C4植物的是__________,依据的图中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见,增施CO2对__________植物的效果更优。
(5)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14分)1979年,科学家将鼠体内的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2][5][3][7]表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获得____________的过程。
(2)图中[3]代表____________,在它的作用下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切成____________末端。
(3)经[9]____________的作用将[7][6]“缝合”形成[8]____________DNA分子。[8]往往含有____________基因,以便将来检测。
(4)图中[10]表示将____________的过程,为使此过程顺利进行,一般须将[11]用____________处理,以增大[11]细胞壁的____________。
(5)[11]表示[8]随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进行____________。
(6)如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现了胰岛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6.(6分)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
(2)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
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物)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B
D
B
C
B
D
A
D
C
D
A
A
D
C
B
B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A
D
C
B
B
B
D
B
D
C
B
C
B
B
A
D
D
B
B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41.(17分)
(1)B 胰岛素 肝糖元 肌细胞 氧化分解 氨基酸 脂肪
(2)A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水解 非糖物质
(3)胰岛A细胞 肾上腺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4)转化为脂肪 肥胖
42.(10分)
(1)寄生 抗原
(2)a、b c
(3)多
(4)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5)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43.(5分)
(1)C3 CO2→C4→C3→(CH2O)
(2)维管束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叶肉细胞
44.(8分)
(1)光照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上升,光合速率逐渐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后,随CO2浓度上升,光合速率不再加快
(2)CO2 光
(3)ATP、NADPH
(4)E E在较低CO2浓度的条件下进行较强的光合作用 D(C3)
(5)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产生较多的CO2
45.(14分)
(1)直接分离 目的基因
(2)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基因 运载体 黏性
(3)DNA连接酶 重组 标记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氯化钙 通透性
(5)复制
(6)目的基因表达成功
46.(6分)
(1)生殖 有性杂交 全能性
(2)19 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 染色体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