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与a分开的时期是( )
A. 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
B.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C. 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D. 精细胞形成精子时
2.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和核DNA含量之比分别是( )
A. 2∶1和2∶1
B. 1∶1和2∶1
C. 4∶1和4∶1
D. 4∶1和2∶1
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果蝇(XY型性别决定)后代的性别由雄性亲本决定
B. 鸡(ZW型性别决定)后代的性别由雄性亲本决定
C. 人类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数量相等
D. 人类精子中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表现正常的母亲生一患病女儿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 母亲表现正常,生下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
D. 母亲表现正常,生下色盲男孩的概率为零
5.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Ⅰ区段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 位于Ⅱ区段内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 位于Ⅲ区段内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6.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 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C. 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D.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7.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请问: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
A. 女孩的患病概率为,男孩正常
B. 患病的概率为
C. 男孩的患病概率为,女孩正常
D. 健康的概率为
8.已知白眼为隐性性状,一只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的正确写法为( )
A. XWYW
B. XWY
C. XwY
D. XYw
9.某种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时才不患病,经遗传咨询可知5号和6号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 3号与4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C. 7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
D. 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10.如图所示为某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可能是( )
A. 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 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 A和a分别位于⑤和⑧上
D. A和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11.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 正常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 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2.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知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A. 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 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C. 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 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13.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
A. 1/2
B. 1/4
C. 1/8
D. 1/16
14.一对同卵孪生姐妹分别与一对同卵孪生兄弟婚配,其中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男孩是红绿色盲,二胎所生的女孩的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头胎的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这两对夫妇的婚配方式是( )
A. XBXB×XbY
B. XBXb×XBY
C. XbXb×XBY
D. XBXb×XbY
15.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
B. 3/4
C. 3/16
D. 1/4
16.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 46、92、92
B. 46、0、46
C. 23、46、46
D. 92、92、92
17.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B.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C.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8.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 )
A. 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
B.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C.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D. 细胞中的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19.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如果Ⅲ8是女孩,则其可能有四种基因型
D. 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20.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下列关于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B. 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C. 果蝇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于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于母方
D. 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和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和 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结果预测:
Ⅰ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22.如某动物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个单位(c)。如图分别为一个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A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曲线线段是________(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2)细胞B有染色体组________个,与之相对应的曲线线段是________。
(3)细胞C中有DNA________个单位,C细胞最终能形成________个成熟生殖细胞。
(4)在曲线为4时,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时______________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23.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2)若后代全为宽叶,且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3)若后代全为雄株,且宽叶和狭叶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4)若后代雌、雄植株比为1∶1,宽叶个体占,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
24.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灰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_______,雌鸟的羽色是________。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色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
25.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
(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__试剂。
(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该过程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A错误;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正确;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精细胞,正常情况下,该过程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精子,该过程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2.【答案】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故减数第一次分裂中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均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NA含量不变,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和DNA含量之比分别是1∶1和2∶1。
3.【答案】B
【解析】由于果蝇的性别决定类型是XY型,雌性只能产生含X的一种配子,雄性能产生含X和Y的两种配子,所以果蝇后代的性别由雄性亲本决定,A正确;由于鸡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雄性只能产生含Z的一种配子,雌性能产生含Z和W的两种配子,所以鸡后代的性别由雌性亲本决定,B错误;由于X与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离,所以人类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数量相等,C正确;人类精子中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果蝇精子中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D正确。
4.【答案】B
【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患病,其父亲、儿子一定患病。
5.【答案】B
【解析】位于Ⅱ区段内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相同。如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显性性状,男性全表现隐性性状;若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隐性性状,男性全表现显性性状。
6.【答案】C
【解析】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4n,DNA分子数为4a;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③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2n。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所描述的家系表现型推知,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假设控制该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题中女性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结婚,所生下一代基因型及表现型为 XAXa(患病女性,)、XaXa(正常女性,)、XAY(患病男性,)、XaY(正常男性,),故女孩患病的概率为,男孩患病的概率为,子代中患病的概率为,正常的概率为。
8.【答案】C
【解析】在书写基因型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需将性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一同写出,如XwY(白眼雄果蝇)。
9.【答案】D
【解析】假设与该病相关的基因为A/a和B/b,由题意可知只有A_B_的个体才不患病,5号和6号都没有病且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是,说明他们两个的基因型都是AaBb。因为该遗传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疾病,所以在人群中男女患病概率相等,故A错误;3号和4号是患者,而其子代6号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3号和4号基因型不可能相同,故B错误;7号个体不患病,其基因型是A_B_,基因型有4种,故C错误;8号患病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故D正确。
10.【答案】C
【解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11.【答案】B
【解析】果蝇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若不发生基因突变,父亲正常,女儿不可能出现红绿色盲。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如豌豆。
12.【答案】A
【解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13.【答案】C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都可以分离到任一极,即在每一极的可能性都是1/2,因此3个母方染色体都在同一极的可能性是1/2×1/2×1/2=1/8。
14.【答案】D
【解析】经分析得知这两对夫妇的后代中男孩、女孩均有正常和患病的可能,可判断这两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
15.【答案】B
【解析】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血友病和苯丙酮尿症男孩的基因型为bbXhY,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BbXHY和BbXHXh。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3/4。
16.【答案】A
【解析】23个四分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92个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着丝点未分裂。
17.【答案】D
【解析】(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18.【答案】B
【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的营养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绝大多数由卵细胞提供。
19.【答案】C
【解析】因为Ⅰ1和Ⅰ2生了不患甲病的儿子Ⅱ6和患两种疾病的女儿Ⅱ4,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如果乙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Ⅱ4的父亲Ⅰ2应该是乙病患者,这与题目条件不符,所以可排除乙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结合题意可判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就甲病来说,因Ⅱ6不患甲病,Ⅰ1就是杂合子,所以Ⅱ4的基因型有两种(纯合或杂合),如果Ⅲ8是女孩,当Ⅱ4为纯合子时,Ⅲ8有两种基因型;当Ⅱ4为杂合子时,Ⅲ8有四种基因型。因为Ⅱ7不含致病基因,所以Ⅲ10只能从Ⅱ6得到致病基因,且只能是乙病,则Ⅲ10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则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1/3=2/3。
20.【答案】D
【解析】果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因此,形成的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而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21.【答案】(1)
(2)X 常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雄均有(或交叉遗传) EeXDXd
EeXdY
(3)①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②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③统计 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
结果预测:Ⅰ.F2中雄蝇占(或F2中雌∶雄=2∶1)
Ⅱ.F2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至之间(或F2中雌∶雄在1∶1~2∶1之间)
Ⅲ.F2中雄蝇占 (或F2中雌∶雄=1∶1)
【解析】(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说明灰、长是显性。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说明灰、长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黑、残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
(2)根据F1中刚毛性状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为该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又因为子代中雌果蝇的刚毛性状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相同,雄果蝇的刚毛性状与亲代中的雌果蝇相同,所以可判断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F1雌雄果蝇表现型相同。根据提干信息可以判断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EeXDXd、EeXdY,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
题中所述实验图解如下:
(3)为了探究该果蝇的致死突变情况,可以选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再用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最后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所占比例)。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结果预测。因为题中已经交代了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该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比例为1∶1;若发生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2∶1;若发生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在1∶1~2∶1之间。
相应图解如下:
22.【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4~5 (2)1 5~6 (3)4 1 (4)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
【解析】
23.【答案】(1)XBXB、XbY
(2)XBXB、XBY
(3)XBXb、XbY
(4)XBXb、XBY
【解析】
24.【答案】(1)6 4 (2)黑色 灰色 (3)AaZBW AaZBZB(4)AaZbW AaZBZb 3∶3∶2
【解析】(1)根据题中表格可知,黑鸟的基因型有2×2+2=6(种),即AAZBZB、AAZBZb、AaZBZB、AaZBZb、AAZBW、AaZBW 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AAZbZb、AaZbZb、AAZbW、AaZbW 4种。(2)纯合灰雄鸟的基因型为AAZbZb,杂合黑雌鸟的基因型为AaZBW,所以子代基因型为AAZbW、AaZbW、AAZBZb、AaZBZb4种,其中雄鸟全为黑色,雌鸟全为灰色。(3)两只黑鸟交配,后代中出现白色,说明双亲常染色体基因组成为Aa×Aa,后代中没有灰色,说明雄性亲本不含有Zb基因,从而确定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ZBW和AaZBZB。(4)黑雄鸟(A_ZBZ-)与灰雌鸟(A_ZbW)交配,子代中有黑色、灰色、白色,从而确定双亲基因型为AaZBZb×AaZbW,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均为白色个体,占1/4,后代中具有A、B两个显性基因的比例为3/4×1/2=3/8,具有A基因而不具有B基因的比例为3/4×1/2=3/8,所以后代中灰色∶黑色∶白色=3∶3∶2。
25.【答案】(1)4 AaBb 丙 (2)第一极体 de (3)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二苯胺 双缩脲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号与2号没有分开 (5)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解析】(1)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母细胞基因型相同,即AaBb。图乙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具有同源染色体。(2)图丙细胞均等分裂,是第一极体,染色体数目变化对应图丁的de段。(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与蛋白质,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需用到二苯胺试剂和双缩脲试剂。(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1号与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正常分离。(5)该动物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