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中和反应及应用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中和反应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和 反应生成水。
要点2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农业生产中常用 来改良土壤的酸性。
2. 处理工厂的废水常用 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医疗上用含碱性性质的等药物来中和过多的 。
4. 人被蚊虫叮咬后,可涂含有 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探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此时,采用下列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B.放弃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C.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
D.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O2+2NaOH===Na2CO3+H2O B.CuO+H2SO4===CuSO4+H2O
C.Fe+2HCl===FeCl2+H2↑ D.KOH+HNO3===KNO3+H2O
4.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5. 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6. 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7. 向盛有50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8.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 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硫酸厂的污渍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 进行中和处理;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 ,可帮助消化,但有时胃会分泌出过量胃酸,这时可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被蚊虫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为了减轻痛痒,可以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如 。
9.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现象为 。
(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是 。
10. 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11. 小华同学设计中和反应实验操作:向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滴加稀盐酸。为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倒入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1)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
(2)某同学取少量滴有酚酞的反应后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来证明盐酸过量,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3)请你设计另外一个实验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12. 食醋是家庭常用的调味品。某同学欲探究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该同学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取10%的氢氧化钠(密度为1.1g/mL)逐滴加入到200g食醋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10%氢氧化钠溶液50mL。已知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H+NaOH===CH3COONa+H2O。求:
(1)该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H+ OH-
要点2 熟石灰 熟石灰 Ca(OH)2+H2SO4===CaSO4+2H2O 3. 胃酸 4. 碱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D 2. C 3. D 4. A 5. D 6. A 7. D
8. 熟石灰 熟石灰 盐酸 氨水
9. (1)Fe2O3+6HCl===2FeCl3+3H2O 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2)Ca(OH)2+H2SO4===CaSO4+2H2O(或HCl和一种碱的反应) (3)(可溶性)盐,且和Ca(OH)2、HCl反应符合反应发生的条件
10. (1)氢氧化钠(NaOH) (2)NaOH+HCl===NaCl+H2O (3)不能 酚酞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现无色
11. (1)稀盐酸过量 (2)B、D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或CuO等) 无气泡产生(或固体不溶解)
12. 解:(1)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mL×1.1g/mL×10%=5.5g。
(2)设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x。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 40
x 5.5g
= 解得x=8.25g
所以,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100%≈4.1%。
答:(1)5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5g;(2)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