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地理 9.2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教案(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8下地理 9.2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教案(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6 23:1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要求学生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描绘,确定三江源的位置;通过判读地形图,归纳三江源的地形特征;通过景观图,感受三江源独特的自然环境。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成为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通过资料判断河流源头。
3.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讨论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读图,回答问题
在图中找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成了那么多江河发源地?还提供大量的河水补给?
学生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补充。
师生小结
展示下列材料:
师生讨论中华水塔名字的由来
师生小结
学生做课本活动如下
师生小结
1、从众多的支流中确定黄河正源,应根据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找出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
2、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因为支流众多,找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遇到图片所示的沼泽地,水域较大,确定源头究竟在哪里很困难;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了比较困难。
3、卡日曲。理由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卡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根据河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卡日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展示下图,讨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
师生小结
展示下图,结合课本相关材料,学生讨论该地区环境恶化的现状。
师生小结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三江源地区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小结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