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25 19: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一、导入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学习《咏雪》
1. 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句读。
雪骤( zhòng ) 差可拟(ní )
无奕女( yì ) 谢道韫( yùn )
读顺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A、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e. 展示咏雪佳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
三、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1. 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了解故事内容。
陈寔(shí) 尊君在不(fǒu)
2. 再读课文,疏通语句
a.解释划线的字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约定 )
②相委而去 ( 舍弃 )
③下车引之 ( 牵,拉 )
④元方入门不顾 ( 回头看 )
⑤去后乃至 ( 才 )
b.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c.古今异义
待君久不至,乃去
古义:离开

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3. 自主合作探究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d.文中讲了什么道理?
待人(接物)要讲礼貌、守信用
e. 诚为本
诚信的本义是诚实无欺,恪守信用。
古人云:
人无诚信则鄙陋
家无诚信则危殆,
国无诚信则绝于天下。
四、学习反馈。
1. 填空:《世说新语》是[南北]朝[ 刘义庆 ]所作。
2. 解释加点的字
俄而雪聚 俄而:不久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比不上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过中不至 至:到
太丘舍去 舍去:离开
相委而去 委:去
下车引之 引:拉
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五、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课文。
2. 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和名言,交流并积累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