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七八单元素养形成卷 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七八单元素养形成卷 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07: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八单元素养形成卷
/
一、填空。(18分)
1.一箱水果糖有7袋,其中6袋质量相同,另外有1袋质量轻一些,至少称(  )次就保证一定能找出这袋水果糖来。
2.有5个零件,分别标为①号、②号、③号、④号、⑤号,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质量稍重。根据右图可以推断,(  )号零件一定是次品。 
3.右图是某服装厂2017年各季度产值情况统计图。 (1)平均每月的产值是(  ) 万元。 (2)第二季度的产值是第三季度的(  )。
4.右面是明明和亮亮的跳远成绩统计图。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2)明明和亮亮第1次的跳远成绩相差(  )m。
(3)明明第2次的跳远成绩是亮亮的(  )。
(4)他们第(  )次的跳远成绩相差最多。
(5)亮亮的跳远成绩总体呈(   )趋势。
二、小刚要用天平从12个零件中找出一个质量不一样的次品,小丽要用天平从27个零件中找出一个质量不一样的次品。下面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10分)
1.小丽用的次数一定比小刚多。 (  )
2.小丽用的次数一定比小刚少。 (  )
3.小丽用的次数不一定比小刚多。 (  )
4.小丽用的次数一定和小刚同样多。(  )
5.小丽分的份数一定比小刚少。 (  )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面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统计小明、小丽、小强各自的邮票数量
B.统计小王期中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成绩
C.统计小林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时的身高变化情况
D.统计刘浩家五月份每天的用电量
2.有10袋白糖,其中9袋每袋500 g,另有1袋比500 g轻,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就能保证把轻的那袋找出来。
A.2     B.3     C.4     D.5
3.小林和小明骑共享单车从学校沿着一条路线去森林公园,已知小林比小明先出发,他们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他们都骑行了20 km B.两人同时到达森林公园
C.小明比小林晚出发1小时 D.小林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
四、解决问题。(60分)
1.有15枚硬币,其中1枚是假币(假币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这枚假币?请简要写出过程。(10分)
2.下面是甲、乙两地一年的月平均气温的统计图。(18分)
/
(1)根椐统计图,你能分别说说甲、乙两地气温变化的趋势吗?(6分)
(2)有一种植物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10℃,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6分)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在国庆期间去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6分)
3.某地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18年月销量统计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21分)
      月份
台数
品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75
80
62
45
53
42
38
46
35
32
37
30
B
30
40
38
42
45
43
46
39
42
50
43
52
/
(1)哪种品牌彩电全年总销量更高?(7分)
(2)为了清楚地展示两种彩电全年的销量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哪种更合适?为什么?(7分)
(3)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7分)
4.师傅和徒弟一起做包子,规定每个包子用的面粉一样多,并且要求10个一笼。一天,师徒共做了5笼包子,其中师傅做了4笼,徒弟做了1笼,但由于徒弟粗心,听错了师傅的要求,每个包子都少了10 g。你有什么办法用电子称称一次就能知道哪一笼包子是徒弟做的?(11分)
参考答案
一、1.2  2.⑤ 3.(1)182.5 (2)
15
23
4.(1)复式折线 (2)0.1 (3)
14
15
(4)5 (5)上升
二、1.× 2.× 3.√ 4.× 5.×
三、1.C 2.B 3.A
四、1.3次(过程略)
2.(1)甲、乙两地气温变化的趋势都是先升后降。
(2)这种植物适合在乙地种植。
(3)因为甲地同期比乙地的气温高,准备的重点是到乙地穿的衣服。(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
(1)A品牌的彩电全年总销量更高。
(2)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两种彩电全年的销量变化情况。
(3)通过统计图可以看出A品牌彩电的总销量虽然高,但是每个月的销量差别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B品牌彩电每个月的销量情况比较稳定,并且有上升的趋势。(合理即可)
4.先将5笼包子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5号,然后分别从里面拿1个、2个、3个、4个、5个,再将这15个包子称重,看看跟正确的15个包子的总质量差多少,如果差10 g,是1号;如果差20 g,是2号;如果差30 g,是3号;如果差40 g,是4号;如果差50 g,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