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全脑思维导图作文 家乡风俗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全脑思维导图作文 家乡风俗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5 05:52:54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家乡的风俗部编(六)年级上册第(01)单元:【魔力磁场】
(重点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民俗指导)
视频欣赏
中山醉龙:(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1MjQ0MTU2.html
(2)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0MDQ4MjI4.html
舞龙表演: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XwRpcPiVgs/?FR=LIAN
(认真观察,观察后自由写作)第1单元 家乡的风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风俗活动的经历。
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1)先查阅资料,(2)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3)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5)重点介绍什么。(6)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和来历自然的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写好以后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全班同学的习作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读题审题〗
【说一说】说说:你家乡有哪些民俗?历史?名气?+特色?表演?头脑风暴:借助思维导图 打开脑洞 唤醒记忆 【高分示范】
同学们,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在家乡,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庆典,都要舞龙,有“舞火龙”“舞金龙”“舞稻草龙”“舞板凳龙”“舞醉龙”……你家乡有舞龙吗?你看过“舞龙”吗?或其他家乡民俗活动,请以“家乡的民俗俗”为话题,写篇作文。题目自拟。魔方二:开头:紧扣题目 想三选一
就是围绕题目的题眼,想三种作文开头,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种开头。三巧借概括描写,写表魔方演活动的大场面。
观看大型名俗活动的场面有两大特点,一是热烈的气氛,二是人多,三是表演精彩,地方特色浓。如:
每逢过春节,家乡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各种颜色的节日气球,蓝空飘扬,家家户户贴春联,街道两旁的树上都是成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道路两边摆满了缤纷的鲜花。元霄节这天,家乡要表演“舞云龙”,来观看的人真多,人山人海,“人民广场,早已站成了两条人龙”,好一派节日的气氛。魔方四:重点突出,巧借句式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或“时而…时而…时而…”写出龙舞的动感变化。
随着鼓的节奏,只见,前面一个男子,舞动着火红的“大龙珠”在前面开路,后面紧跟着12个头扎红带,身穿黄色,红边,腿穿白裤的壮年男子,举着40来米的金龙跑了出来。精彩的云龙表演开始了。首先表演的是“金龙出洞”,接着是“浪里戏珠”,然后一个“腾云驾雾”,只见那龙,随着鼓点的变化,时儿直着,时儿抖着,时儿翻着,时儿盘着,时儿昂着,时儿俯冲,时而转着……云龙,一会儿“走之字”;一会儿变“双飞蝴蝶”;一会儿“跳龙脊”;一会儿“走龙云”; 一会儿“寻龙珠”; 一会儿“添龙拄”,时而走“梅花阵”,时儿变“双龙盘”……最后是“四拜门”,真是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变化无穷,看得我们赞口不绝,连声叫好,掌声阵阵。魔方五:结尾点睛,真情赞美

写作文,不仅要把看到、听到的生动具体的描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悟写出来。起到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
如:好一个家乡的“云龙舞”!你舞出了青春!舞出了活力!舞出了动感!舞出了家乡人民的和美与幸福!我爱你—家乡的“云龙舞”!魔方六:上网查资料(略)
由于家乡民俗我们有可能了解比较少,除可以向爸爸妈妈问、向老人调查外,还可以上网或图书上查资料,然后再写作文。 通过访问、百度查找资料:用思维导图梳理资料。如: 家乡民俗—云龙舞【开头点题+三选一】
我的家乡,在广东中山,中山有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众镇的“喊水歌”;长洲的“舞醉龙”;古镇的“舞云龙”,我最爱看的是“舞云龙”表演。家乡民俗—云龙舞 “舞云龙”非常有名,有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到过香港、澳门参加重大活动演出。(有名)【气氛场面描写】
每逢过春节,家乡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各种颜色的节日气球,蓝空飘扬,家家户户贴春联,街道两旁的树上都是成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道路两边摆满了缤纷的鲜花。元霄节这天,家乡要表演“舞云龙”,来观看的人真多,人山人海,“人民广场,早已站成了两条人龙,人多得水泄不通,好一派节日的气氛。【表演重点:分段写】
(一)鼓点描写:忽然“咚”的一声,吓了我一跳,那大红羊皮鼓“咚-咚-咚”敲了起来,那鼓点是那么有力,那么热烈,那么奔放,那么豪放,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一会儿重,一会儿轻……重的如晴天奔雷,轻的如春雨点点,真是变化万千。(二)千变万花的精彩表演:
随着鼓的节奏,只见,前面一个男子,舞动着火红的“大龙珠”在前面开路,后面紧跟着12个头扎红带,身穿黄色,红边,腿穿白裤的壮年男子,举着40来米的金龙跑了出来。精彩的云龙表演开始了。 首先表演的是“金龙出洞”,接着是“浪里戏珠”,然后一个“腾云驾雾”,只见那龙,随着鼓点的变化,时儿直着,时儿抖着,时儿翻着,时儿盘着,时儿昂着,时儿俯冲,时而转着……云龙,一会儿“走之字”;一会儿变“双飞蝴蝶”;一会儿“跳龙脊”;一会儿“走龙云”; 一会儿“寻龙珠”; 一会儿“添龙拄”,时而走“梅花阵”,时儿变“双龙盘”……最后是“四拜门”,真是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变化无穷,看得我们赞口不绝,连声叫好,掌声阵阵。【结尾照应+点题】
好一个家乡的“云龙舞”!你舞出了青春!舞出了活力!舞出了动感!舞出了家乡人民的和美与幸福!我爱你—家乡的民俗—“云龙舞”! 中山“醉龙舞”,我为你骄傲
中国是龙的故乡,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每逢过春节,许多地方都要舞龙,有吐火的“火龙”,有独特的“板凳龙”;有最原始的“草把龙”,我的家乡在中山,我最喜欢长洲的“舞醉龙”。 中山“醉龙舞”,我为你骄傲! 中山“醉龙舞” 醉龙,是一种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长洲醉龙”在我们中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醉龙的独特与其他的龙不同,嘴龙只有“龙头”和“龙尾”,表演时还要边表演边喝大坛的酒,就像打“醉拳”一样,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似动非动,妙在最与不醉,韵味无穷。 中山长洲人民用一颗火热的心,把醉龙这一民俗流传至今。我身为家乡子孙,对长洲“醉龙”这一民俗最了解不过了,“醉龙”最早发源在我们中山县一带,后来流传到了澳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我们就会聚集到一起,吃“龙头饭”,看“醉龙”表演。 特别是今年的醉龙表演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我们一条村的人聚在族人的祠堂里吃饭,一起看我们长洲大名鼎鼎的醉龙表演。我们的这支醉龙队叫“北堡”,队员全都是本村人,年龄最大的有六十多岁,小的才十几岁。随着“轰”一声巨响,表演开始了,我们又兴奋又紧张,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伯伯一只手拿起了一只沉甸甸的大龙头,另一只手拿起一碗白酒,喝了一大口,然后一边举起大龙头挥舞着,一边向空中喷出了含在嘴里的白酒,“哗”一声,就像下雨似的,透明的酒花从天而降,洒到了大家的身上,我们都赞叹这位伯伯舞醉龙的技术高超。不仅是这位伯伯一个人在表演,全队的老少也在一起耍龙头,喷白酒。他们舞起龙头都惟妙惟肖,我打心眼里敬佩他们。 如今,中山醉龙,已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参加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表演,还到海外众多国家演出。家乡的“醉龙舞”,我为你骄傲! 【魔力闯关】举一反三 请以你家乡的民俗为话题,选一个你特别喜欢,特别熟悉,特别有名的写篇作文,向别人推荐! 我家的中秋节
“羞月醉异客,明灯开欲燃”。此时此刻,跟往年有所不同。来自各地的几个家庭小聚在咱家的庭院,点开那明灯仿佛暖和着每处人心。
今晚八点,趁月亮还没有睡醒,在奶奶、爸爸和妈妈的安排下,我和他们一起把需要准备的祭月供品早早就准备好。贾小丫家庭、单小蓓家庭和晴晴陆陆续续地到了咱家,我迫不及待地迎接着,急忙开门,热情引路,心情万分激动,生怕自己会有丝毫怠慢。她们今晚都穿得非常漂亮,像仙女下凡到咱家一起过中秋赏月,伴月起舞,顿时衬托出一幅美景。
一进楼顶庭院,“哇,好有气氛啊!”她们异口同声。估计是被这传统的祭月仪式和那一盏盏悬挂在果树枝条下的花灯所熏陶了吧。花灯不停地闪烁着七彩之光,好像天上那闪闪的星星,闪动着大家那颗充满梦想的心。只有含羞的月亮迟迟不肯露面。奶奶点燃了两小节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结束了今晚的祭月仪式,而唤起了咱们对供品的垂涎三尺。
据说,这祭过月的食品,吃了会令您一家团聚,给您带来健康、平安、幸福……我只知道品圆圆的月饼象征一家团圆;尝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剥芋头食,辟邪消灾……我们有的围坐在桌旁,有的围站着,你手一伸,我手一缩地挑选着自己想品尝的食物,谈笑风生。这时,一向热情好客的爷爷有感,把自己在中秋前夕作的诗与我们一起分享:茗茶代酒赏圆月,幽菊开至送寒来。自斟独饮无甘味,细唤贤妻共品香。我们几个孩子在小丫妈妈的指导下,懂得了爷爷的诗意,也唤醒了含羞的月亮,可它还是不敢探出头儿。
“终于肯出来啦!”我们几个小朋友高声嚷道。究竟谁出来啦?大家昂首望空,“含羞的小姑娘”不敢探出头来,只见它慢慢地躲到稀薄的“面纱”后,若隐若现。“含羞的小姑娘”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庭院沉浸在此时此刻的月色当中。夜空上那仿佛纺车的云儿像赶路似的,非要把“含羞的小姑娘”拉到世外桃源。爷爷似乎察觉到“含羞的小姑娘”快要上路,连忙拉奏起自己娴熟的二胡曲《敖包相会》、《涛声依旧》和《可爱祖国》等曲段,以挽留它的匆匆去意。爷爷左手把二胡提在左膝上,坐立身子,右手提起拉弦,左手手指按着不同的线弦,聚精会神地为大家拉奏着,悦耳的曲声把我陶醉在其中。晴晴大声赞叹:“爷爷拉的二胡真好听!”
夜空下的庭院渐渐静下来了,真情的诗意、柔和的二胡曲子、闪烁的明灯、美味的供品、翩翩起舞的女孩,伴着“含羞的小姑娘 ”把这幅秋景发挥得淋漓尽致,既特别又难忘的中秋节。 贴春联
买年货、摆年货、吃年货是人们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老老少少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才准备回家去呢!
临近春节了,大街上热闹起来了。欢呼声、车声、喇叭声响成一片,车跟着车挤在人群中,很是着急!
就这样日复一日,终于到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的那一天——大年三十。这天,我早早地起床了,捂着嘴巴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活像一个小贼,可是没想到他们起得比我更早。“干啥呢?赶紧刷牙洗脸吃饭,事不宜迟,快点!”妈妈在大老远儿的地方朝我嚷嚷到。“知道了,用不着你吩咐,今天可是我盼许久才盼来的,我怎能怠慢?”我自己嘟囔着。
经过漫长的时间,我终于磨蹭好了。“不要啊,等等孩儿。”我直奔父母而去。“怎么了,吓我一跳”,我的心脏都扑通扑通跳了。说完,爸爸便装模作样地捂着自己的胸口我倒也是心疼爸,连忙去摸,开玩笑:“这不是兔子吗?”“怎么可能是兔子?”爸爸瞪了我一眼。妈作文妈见状,赶忙问我:“过来干什么?”我指着桌上的春联,兴高采烈地说:“我想贴春联。”妈妈心头一愣和爸爸嘀咕了几句,便举双手赞成。 我把双面胶分别贴在春联的各个角上,但贴春联时却遇到困难。我扯了扯爸爸的衣襟,不解地问:“爸,我们怎么样区分上联和下联呢?”爸爸得意洋洋地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可以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突然,他指着一对春联说:“那这个谁是上联,谁是下联?”我抿了一下嘴唇,喃喃地说:“笑是仄音,欢是平声。”突然,我扯开嗓门,兴奋地叫了起来:“春回大地千山笑是上联,福满人间万民欢是下联。”爸爸听完此话,欣慰地笑了。
折腾了许久,终于把春联贴完了。每次进家门时看见自己亲手贴的春联,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样高兴。通过这次贴春联,我终于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晚上,六堰广场上要开喷泉、放烟花!听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吃罢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就急急忙忙地往那里赶去。
我们到那里时,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进去,并慢慢移动到喷水池边。哇!好大的一个喷水池呀。中间的一个喷得最高,到顶端后倾泻下来,好像一个瀑布。旁边也有许多喷泉,但都比它小,都是装饰用的。它们有的像荷叶,有的像小树,有的像风车……这些喷泉,给广场增添了许多生机。
过了一会,喷泉停了,烟花正式燃放。在广场最左边,出现了许多烟花,活像一个大瀑布。这“瀑布”是淡红色的,烟花倾泻下来,就像瀑布在流动。淡红色的烟花大概放了两分钟左右。只听“嘣嘣嘣”的好几声,天上出现了“一轮红日”,顿时,黑夜变成了白天。哇!我不禁发了赞叹。接着又出现了绿的、黄的、蓝的,整个天空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像流星,像湖泊,像孔雀开屏,像冬天下雪。这些五光十色的烟花,既象征着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象,又象征着十堰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活泼的喷泉,这灿烂的烟花,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故乡的春节
俗话说“大人盼过年,孩子盼过年”。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真多啊!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作文。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吗?我来告诉大家吧。从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在每年的最后跑来吃人。为此,大家很焦急。一个个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有个人知道年怕红红的和声响大的东西。于是,他让大家贴春联,放爆竹。这样就把年吓跑了。这个时候定为“春节”。
春节习俗有很多。比如放炮,看春晚,贴春联与倒贴“福”字。我呢,最喜欢放炮了呢!我欢蹦乱跳地拿着刚买的炮向楼下奔去。“嘭”“啪”各种炮。瞧啊,那炮像一朵朵美丽的水花,迎着光飞奔而去,背着光慢慢落下。好美哦!那火花直冲我奔来。我吓得拔腿就跑,夺路而逃。等火花熄灭了,我也跑得气喘吁吁了。
除了习俗,最令人垂涎三尺的非美食莫属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升,汤圆汤圆团团圆圆,饺子饺子吉祥如意。在众多的食俗里,我最爱吃的就是美味的家家团圆的汤圆了。光看起来美,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就能说明一切。咬开一口软软黏黏的皮呀,芝麻流露出来。再咬一口芝麻,哇哦!好美味哦!正是“此味只应地上有,天上能有几回闻”啊!
过春节是我最喜欢的。有年的故事,有好吃的汤圆,还有美丽的爆竹。春节,你给我们了多少快乐,我喜欢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