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4.4 解比例 苏教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案-4.4 解比例 苏教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11: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比例》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一、温故知新:
(一)温故
提问:1、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8:2=24:( ) = 
1.5:3 = ( ):3.4 48:( )= 3.6:9
(二)知新
1、阅读数学书第40页的例5
2、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按比例放大”的?
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3、你还有什么疑惑?
二、课堂助学
教学解比例
出示例5
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读题审题,理解题意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
(3)引导分析,写出比例
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师介绍:“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找到依据,变形解答
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5)、板书过程,总结思路
(6)提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三、同步训练
1、试一试
解比例:=
2、练一练
解比例: 9:X=3:4 :=X: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指名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及注意点。
2、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1)分别写出两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体积的比,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2)按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计算,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
帮助学生理解:“按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计算”这一条件的含义。要使学生认识到:上述条件是指300毫升水中应加的蜂蜜与原有水体积的比,等于第一杯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巩固练习(一)
做练习七第6题解比例
5:8=X:32 = :X=:
2、把左边的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右边的长方形,求未知数X。
3、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4、填空题
(1)如果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6,另一个外项是( )
(3)如果4:a=5:b,那么a×( )=b×( ).
(4)2.5,0.8,1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你配上的数是( ),
组成的比例是( )
(5)  =  , a:b= ( ):( ).
(6)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等于0),甲数:乙数=( ):( )
5、学校合唱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合唱组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
巩固练习(二)
一、判断
1、如果8A=9B,那么B:A=8:9。(A、B不为0) ( )
2、用2、3、2.5和4这四个数不可能组成比例。 ( )
3、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都不能是0 ( )
4、0.4:1.6和48:12可以组成 ( )
二、选择题
1.有药水30.3千克,药粉和水的比是1:100。其中水是( )
A、30千克 B、0.3千克 C、3千克
2、有三个数9、6和3,再从下面选( ),就可组成比例。
A、2 B、4 C、12
3、下面(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7:8和14:16 B、0.6:0.2和3:1 C、19:110和10:9
三、解比例
1.9:X=4:12 = 7.5:2.5=1.2:X
:=X: X:0.3=4.5: =0.9:0.4
四、解决问题
1、张明配制一种农药,第一杯用了5克药粉和2.5千克的水;第二杯用了50克药粉和20千克的水。
(1)分别写出每杯农药中的药粉和水的比,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2)照第二杯药粉和水的比计算,30千克水中应加入药粉多少克?
2、※如果m = n (m、n都不等于0),那么:m: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