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课件+练习(练习word版+课件+章节提升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课件+练习(练习word版+课件+章节提升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5 23:12:22

文档简介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 五年计划 完成。?
2.1978年,我国迎来了 改革开放 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我国在广东的 深圳 、珠海、 汕头 和福建的 厦门 设立经济特区。?
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例如,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 一 大货物出口国;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 航天 国家之列。2001年,我国加入 世界贸易 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 二 大经济体。?
知识点2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4.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 表现 应对措施
人地关系 不够和谐 能源紧缺、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等? 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 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区域发展 不平衡 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 城乡之间 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我国正大力实施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 一体化 等重大战略决策?
 海洋权益 ? 面临严峻挑战 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 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争议问题?


知识点3 做负责任的大国
5.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 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我国坚定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6.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 和谐世界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下列不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成就是 (D)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C.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D.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2.如果要去考察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我们应该前往的是 (A)
A.广东、福建 B.上海、浙江
C.山东、江苏 D.广西、天津

3.下列关于中国发展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大国之列
C.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D.目前,我国人均产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知识点2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4.我国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挑战包括 (C)
①国家经济、军事力量居世界后列 ②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③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④人口多,资源紧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供电,世博会将原江南造船厂旧址改造为中国船舶馆,世园会把废弃的高压铁塔基座改造为魔石乐园。这些做法体现了 (C)
①在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
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没有差距
④“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A.禁止过度捕捞
B.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
C.城市污水可直接排放
D.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7.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 (B)
A.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底子厚
B.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劳动力资源不足
知识点3 做负责任的大国
8.下列行为可以展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是 (D)
①长期积极斡旋朝核六方会谈 ②履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巴黎协定》 ③进口、消化世界大国余粮
④关注西亚及叙利亚局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积极融入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有利于 (B)
A.出口更多的能源,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B.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自主创新
C.促进大量移民,控制人口数量
D.转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0.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一带一路” 建设开辟了参与国互利共赢的光明前景。上述材料说明了 (B)
A.和平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B.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
C.中国的智慧决定着沿线各国的发展进程和前景
D.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课后巩固提升
1.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 (D)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中国
2.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B)
①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发达国家 ③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资源充足 ④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D)
①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②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④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再次加速,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中国融入了世界市场
C.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人地关系足够和谐,区域发展很平衡,海洋权益有良好保障,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绿色生活”是指以园艺为媒介,引领人们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美丽家园”就是要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生活中的行为,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B)
A.上学乘坐私家车
B.少用一次性物品
C.同学互赠生日卡
D.购物多用塑料袋
6.下列建设“美丽家园”的做法正确的是 (B)
A.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
B.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
C.围湖造田,发展种植业
D.城市建设,重高楼轻绿地
读下面两幅宣传图片,完成7~8题。

7.左图反映的生态发展理念是 (C)
A.创新发展 B.共享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发展
8.下列做法符合右图所示主题的是 (D)
A.燃放烟花爆竹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多用含磷洗衣粉 D.提倡垃圾分类和处理
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中,位居前五的是电机电气设备、机械器具、衣服、家具和鞋类。2018年美国单方面决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强制性加征关税,并限制本国高新技术出口。中国立即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实施反制。据此完成9~10题。
9.本次中美贸易争端,中国遭受负面影响最大的是 (A)
A.加工业 B.种植业 C.旅游业 D.运输业
10.面对挑战,我国应重点打造的是 (D)
A.服装业 B.家具制造业
C.炼钢业 D.智能制造业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1~12题。
1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A)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B)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经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C)
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经济
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肥美,发展畜牧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14.下列有关我国今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
A.我国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通过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
D.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15.读某型飞机生产网络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绝大多数是 发达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这是科技竞争的结果。?
(2)这个例子说明,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 全球化 的世界。?
(3)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走向国际合作,实现地区分工;提升技术水平,抢占国际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强盛基本国力等。

章末提升

??


重难知识突破
一、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和河流
(1)地势特征: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2)大河源头,湖泊众多:源自青海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自西藏自治区的河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湖泊有青海湖(位于青海省)、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等。
2.气候特征: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与拉萨进行对比,探究农业发展所具备的热量条件。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与拉萨纬度相同,海拔比拉萨低1500~2000米,根据“海拔每下降100米,气温升高约0.6 ℃”计算,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比拉萨气温高9~12 ℃。拉萨7~9月平均气温约为15 ℃,同期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月平均气温超过20 ℃,与成都平原的春秋季气温接近。故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典例1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2.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三江源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藏北高原
3.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第2题,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所以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因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第3题,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气温低,病虫害少。
【答案】 1.B 2.A 3.D
三、“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与保护措施

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保护“世界屋脊”的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寒灌丛、高山草甸、珍稀动植物以及“世界第三极”景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促进三江源地区和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典例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解析】采取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其经济利益,又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四、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靠后。
(2)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生活状况亟须改善。
(3)虽然我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制造业水平较低,与制造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1)问题: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2)解决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区域发展不平衡
(1)原因:基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2)表现: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3)解决措施: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4.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1)问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2)解决措施: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联合国海洋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以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
典例3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    大开发、促进    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2)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乙反映的问题是    短缺,图丙反映的问题是    。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      发展的道路。?
(3)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问,我国东部经济最为发达。为了均衡发展,正在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第(2)问,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还是很突出,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3)问,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强度过大所致,我国在发展进程中也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植被,开发利用新能源。【答案】 (1)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 中部
(2)资源 环境污染 可持续
(3)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共22张PPT)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知识点1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 五年计划 完成。?
2.1978年,我国迎来了 改革开放 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我国在广东的
 深圳 、珠海、 汕头 和福建的 厦门 设立经济特区。?
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例如,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 一 大货物出口国;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 航天 国家之列。2001年,我国加入 世界贸易 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 二 大经济体。?
知识点3 做负责任的大国
5.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 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我国坚定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6.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 和谐世界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知识点1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下列不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成就是( D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C.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D.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2.如果要去考察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我们应该前往的是( A )
A.广东、福建 B.上海、浙江
C.山东、江苏 D.广西、天津
3.下列关于中国发展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大国之列
C.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D.目前,我国人均产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知识点2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4.我国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挑战包括( C )
①国家经济、军事力量居世界后列 ②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③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④人口多,资源紧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供电,世博会将原江南造船厂旧址改造为中国船舶馆,世园会把废弃的高压铁塔基座改造为魔石乐园。这些做法体现了( C )
①在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
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没有差距
④“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
A.禁止过度捕捞
B.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
C.城市污水可直接排放
D.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7.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 B )
A.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底子厚
B.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劳动力资源不足
知识点3 做负责任的大国
8.下列行为可以展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是( D )
①长期积极斡旋朝核六方会谈 ②履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巴黎协定》 ③进口、消化世界大国余粮
④关注西亚及叙利亚局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积极融入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有利于( B )
A.出口更多的能源,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B.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自主创新
C.促进大量移民,控制人口数量
D.转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0.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一带一路” 建设开辟了参与国互利共赢的光明前景。上述材料说明了 ( B )
A.和平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B.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
C.中国的智慧决定着沿线各国的发展进程和前景
D.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1.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 D )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中国
2.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发达国家 ③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资源充足 ④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②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④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再次加速,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中国融入了世界市场
C.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人地关系足够和谐,区域发展很平衡,海洋权益有良好保障,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绿色生活”是指以园艺为媒介,引领人们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美丽家园”就是要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生活中的行为,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 B )
A.上学乘坐私家车
B.少用一次性物品
C.同学互赠生日卡
D.购物多用塑料袋
6.下列建设“美丽家园”的做法正确的是( B )
A.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
B.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
C.围湖造田,发展种植业
D.城市建设,重高楼轻绿地
读下面两幅宣传图片,完成7~8题。
7.左图反映的生态发展理念是( C )
A.创新发展 B.共享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发展
8.下列做法符合右图所示主题的是( D )
A.燃放烟花爆竹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多用含磷洗衣粉 D.提倡垃圾分类和处理
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中,位居前五的是电机电气设备、机械器具、衣服、家具和鞋类。2018年美国单方面决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强制性加征关税,并限制本国高新技术出口。中国立即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实施反制。据此完成9~10题。
9.本次中美贸易争端,中国遭受负面影响最大的是( A )
A.加工业 B.种植业 C.旅游业 D.运输业
10.面对挑战,我国应重点打造的是( D )
A.服装业 B.家具制造业
C.炼钢业 D.智能制造业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1~12题。
1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A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B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经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C )
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经济
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肥美,发展畜牧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14.下列有关我国今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 )
A.我国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通过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
D.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15.读某型飞机生产网络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绝大多数是 发达 ( 发达或发展中 )国家,这是科技竞争的结果。?
( 2 )这个例子说明,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 全球化 的世界。?
( 3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走向国际合作,实现地区分工;提升技术水平,抢占国际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强盛基本国力等。
(共16张PPT)
章末提升
一、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和河流
( 1 )地势特征: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 2 )大河源头,湖泊众多:源自青海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自西藏自治区的河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湖泊有青海湖( 位于青海省 )、纳木错( 位于西藏自治区 )等。
2.气候特征: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与拉萨进行对比,探究农业发展所具备的热量条件。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与拉萨纬度相同,海拔比拉萨低1500~2000米,根据“海拔每下降100米,气温升高约0.6 ℃”计算,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比拉萨气温高9~12 ℃。拉萨7~9月平均气温约为15 ℃,同期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月平均气温超过20 ℃,与成都平原的春秋季气温接近。故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典例1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2.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三江源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藏北高原
3.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第2题,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所以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因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第3题,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气温低,病虫害少。
【答案】 1.B 2.A 3.D
三、“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与保护措施
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保护“世界屋脊”的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寒灌丛、高山草甸、珍稀动植物以及“世界第三极”景观(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促进三江源地区和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典例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解析】采取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其经济利益,又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四、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1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靠后。
( 2 )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生活状况亟须改善。
( 3 )虽然我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制造业水平较低,与制造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 1 )问题: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 2 )解决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区域发展不平衡
( 1 )原因:基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 2 )表现: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 3 )解决措施: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4.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 1 )问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 2 )解决措施: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联合国海洋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以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
典例3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读图甲,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    大开发、促进    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 2 )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乙反映的问题是
      短缺,图丙反映的问题是   。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
       发展的道路。?
( 3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 1 )问,我国东部经济最为发达。为了均衡发展,正在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第( 2 )问,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还是很突出,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 3 )问,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强度过大所致,我国在发展进程中也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植被,开发利用新能源。
【答案】 ( 1 )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 中部
( 2 )资源 环境污染 可持续
( 3 )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共21张PPT)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有“钢都”之称。建
有采矿、选矿、炼焦、炼钢、轧钢及机械、化学、建材等
工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
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经过
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
团之一。
1957年,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
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连接津浦线与
沪宁线两条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南京的
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8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2010年)
谷 物 第1位
肉 类 第1位
籽 棉 第1位
大 豆 第4位
花 生 第1位
油菜籽 第1位
甘 蔗 第3位
茶 叶 第1位
水 果 第1位
主要工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0年)
钢 第1位
煤 第1位
原 油 第4位
发电量 第1位
水 泥 第1位
化 肥 第1位
棉 布 第1位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
2013年6月13日,搭乘3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
活动:你还能说出哪些
中国发展的成就?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我国虽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仍然排在100
位以后。
我国虽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水平还较低,与制
造业强国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
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截止2011年底,我国已建
立2 640个自然保护区。
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科学发展之路。
资源
环境
经济
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
  2013年9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阿富汗问题
上阐述中方立场。
参加印度洋海域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
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刚果(金)。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进行科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