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每题1分,共20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请回答1-5题
1.以上一段文字,包含几种生物
A.4 B.5 C.6 D.7
2. 树叶和桑椹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3.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A. 需要营养物质 B. 呼吸 C. 生长和繁殖 D. 反射
4.黄蜂和菜花的关系是
A. 合作 B. 竞争 C. 捕食 D. 食物网
5.如果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还缺少
A. 非生物部分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生产者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7.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8.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9.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
10.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钟乳石
12.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
13.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15.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草 B.食虫鸟 C.细菌 D.猪
1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17.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撞击事件”,自此次恐怖活动之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遇了“炭疽热”的侵扰。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1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
A.李时珍 B.司马迁 C.达尔文 D.袁隆平
19.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20.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地球表层 和生物的 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的生活 ,生物能 ,生物能 ,生物能 ,生物能 和 ;除 (Virus)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3、生物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 、 、 和三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
和 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 、 、宠物等等。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 、 、
、 。
5.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6、在一定的地域内, 和 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它包括 和 两部分,前者又包括 ( ) 、( )、
( )三部分;后者包括 。
7、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 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
,这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 。 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8、植物能够通过 制造 ,贮存来自阳光的能量。
9、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划分为 和 两类。
10、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 ,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三、简答题(30分。):
1、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此图中的生产者是 ,草食性动物是 ,所有的动物称为 。
(2)此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 。
(3)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4)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
(5)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此图还缺少 和生物因素中的 。
2、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11分)
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鼠妇常生活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那里的土壤是潮湿的,因此我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依照书中探究的六个步骤完成)
㈠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㈡
鼠妇适于生活在
㈢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 (选择填字母)
实验装置:在铁盒内一边放上 ,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 。这样在铁盒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A、一只鼠妇 B、十只鼠妇 C、湿土 D、干土 E、铁盒
F、玻璃板 G、纸板 H、阴暗 I、明亮 J、潮湿 K、干燥)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验。
方法步骤:(略)
㈣实施计划
全班分为8个组进行实验,为什么实验后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㈤得出结论
㈥表达交流
四、回答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的有关问题:(5分)
⑴、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点以及三个不同的时间测量空气的湿度。
灌丛
草地
裸地
早 中 晚 时间
⑵空气的湿度有如下关系:(填<、>)
早 晚 中
裸地 草地 灌丛
⑶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你能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吗?(5分)
英格兰西北部的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在这一地区采集了数百只桦尺蛾标本,发现大多数桦尺蛾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层层煤炭把树干染成黑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此地采集桦尺蛾标本。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次采集的标本中,深色桦尺蛾成了多数,浅色成了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一些生物学家来此地考察,他们先把数量相等的浅色和深色的桦尺蛾同时放到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蛾的鸟儿飞过之后,他们发现浅色的桦尺蛾所剩无几,而大多数深色桦尺蛾却逃过了灾难,你能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