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口算
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相同数位的数相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计数器。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54=50+( ) 68=8+( )
师: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口算。(说出计算过程)
30+(7-2)= 70-40+5=
3.回答问题。
结合36+2和36+20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怎样计算。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现在老师把36+2和36+20改变成36-2和36-20(边说边板书:36-2,36-20),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计算这样的题。
师:首先学习36-2,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
三、探究新知
1.教学36-2=。
师引导: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小组合作探究36-2的算法,然后分组汇报。
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和点拨,也可以参与他们当中,观察他们探究的过程。
汇报:
组1:用小棒摆,拿出3捆和6根小棒,在6根里减掉2根,还剩3捆和4根小棒,也就是34根小棒,36-2=34。
组2:利用计数器帮助,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去2个珠子,6个减去2个等于4个,最后和十位上的3个珠子合起来就是34。
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不管是小棒操作还是计数器操作,我们看36-2,都是用谁去减的2呢?(6减2)对,都是用个位上的6去减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这个一位数相减,再用30加4得34。(板书)
师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应该用个位上的数去减一位数,所得的差再加整十数。
2.口算练习: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
3.教学:36-20=。
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36-20,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板书:两位数减整十数)。下面同学们仿照36-2的探究方法,小组来进行探究。
师:从摆小棒和操作计数器过程中来看,是用谁去减20?(用30去减)也就是用十位上的数减去十位上的数,再用10加上个位上的6即可。(板书)
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数,先从十位数里减,也就是十位数减十位数。
4.口算练习: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5.引导学生对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们讨论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人一组,下面开始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相同的地方:都是先把被减数分成30和6。
不同的地方:减2时,要先从个位数里减;
减20时,要先从十位数里减。
师:这里要注意,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减。也就是说,个位和个位相减,十位和十位相减。
四、巩固练习
1.PPT课件出示例1,共同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3,4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大家看个位上的数相减,都够减吗?(够减)这叫做不退位减法,以后还要学习退位减法。(补充板书)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36-2=34 36-20=16
6-2=4 30-20=10
30+4=34 10+6=1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的设计没有利用例题来进行,而是从复习准备中设计的两道练习题直接导入新课,这样安排是有效地利用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这个教学资源,也更利于新知识的教学和掌握。因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这样的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 在教学36-20这个环节中,教师是完全放手的,可是在小结中,总结计算方法的地方老师又代劳了,应该完全放手的。
[再教设计] 再教这节课时,在教学36-20的过程小结中,总结计算方法的地方应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只是在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或者语言组织得不是很顺畅的时候,再给予帮助,这样效果会更好,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
第6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学前准备
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8= 17-9= 14-5=
15-7= 12-3= 16-8= 13-7=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减法)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7-3= 95-4= 66-6=
师:将上面三道题改为27-8,95-9和66-7,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计算这三道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两位数分解,分解出的一位数都比要减的数小,不能直接运算)
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要减的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这三道题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PPT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共有36个足球,其中被男生借走了8个)
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足球)
师:怎么解决呢?谁来列式?(生说,师板书: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也想摆一摆小棒,我摆你们看怎么样?我先拿出3捆和6根,然后在6根当中减掉8根,哎呀,我不会减了,你们看6根小棒也不够减8根的,怎么办呢?
师:同学们你们办法多,小组讨论研究一下36-8的计算方法。
汇报:方法一:拿出3捆和6根小棒,6根里不够减8根,我又从3捆当中拿出1捆拆开,和6根小棒合在了一起是16根,从16根里去掉8根,还剩8根,再和2捆小棒合在一起,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8=28。
师:真棒,掌声鼓励。还有其他的摆小棒的方法吗?
方法二:从6根里不够减掉8根,就拿出一捆,从这一捆当中减掉8根,还剩2根,再和旁边的6根、2捆合在一起,就是28根。
师:太好了,这两种方法都不错。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们就能看出计算方法。谁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师板书分解计算图。
2.总结算法。
方法一:先把36分成20和16,用16-8=8,再用8+20=28。
方法二:把36分成26和10,用10-8=2,再用26+2=28。
师:计算过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练习。
(1)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1题。引导学生去完成。
(2)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先独立思考,再填在教材上。
(3)完成导入时的三道题,27-8,95-9,66-7,计算完和同桌交流计算方法,再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挑选几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6,8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7题,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置悬念这个环节设计得不错,学生很愿意帮助老师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小组合作摆小棒的过程中很积极动脑去想办法,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不足之处] 个别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没有被关注到,所以会有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在下节练习课上需要多注意这部分同学。
[再教设计] 退位减法是这一册书中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再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是不是到位,算理是不是明白,多给这些学生一些回答问题、说计算方法的机会,使他们也能尽快地掌握算法,灵活地计算。
第7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练习十六第9~15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卡片。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基本训练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37-3= 54-4= 74-7= 36-8=
54-6= 74-3= 69-30= 58-40=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2.从中选有代表性的题来说说算法。37-3,74-7,58-40。根据学生说的算法板书各种类型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综合练习
1.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9题。
PPT课件出示第9题。用六边形外面的数作为被减数,分别减去6和8。六边形外面的被减数要一个一个地出现,要求学生看题说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要求说算法。
2.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巡视,注意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再适当地给予算法的指导。订正的时候指名说算法。
3.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11题。
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看看哪一组能最快夺得红旗。
对夺得红旗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其他组进行鼓励。
4.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之间互对答案,再集体订正。
5.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13题。
PPT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理清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然后列式计算。汇报时注意说出计算方法。
6.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
三、思维训练
1.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15题。
引导:30中拿出一个10来减,22中用个位的2去加,也就是10减几和2加几相等。
2.教材第73页思考题。
多读几遍题,让学生弄懂题意之后再去思考。可给出提示:小红也是参加跳绳比赛的。
四、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回顾各种类型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7-3=34(不退位)
用个位上的7去减3,十位上的数不变。
74-7=67(退位)
4减7不够减,要把74分成60和14,用14减7,等于7,再把7和60相加等于67。
58-40=18(两位数减整十数)
用十位数减十位数,个位数减个位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练习设置得很丰富,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减法都练习到了,对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也都巩固了很多次,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都提高了不少。
[不足之处] 练习的形式有点单一,不够新颖,不能完全吸引学生,没能提高参与计算的热情。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注意在题型上多下功夫,一样的计算题,设计得生动一些,好玩一些,学生乐意参加,计算起来也就不觉得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