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找规律
第1课时 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6页例1和做一做、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二十第1,2,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规律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出事物的简单变化规律,会说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创造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水彩笔。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游戏的题目叫“比比记忆力”,老师有12个数字,看谁记得快。还透露一个小秘密,这12个数字只有1和2,咱们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比一比是男生的记忆力好,还是女生的记忆力好。
向男生出示:122211211122;向女生出示:121212121212。(男生记不住,女生很快记住了)
师:是不是女生的记忆力比男生的好呢?
学生异议“不公平”。
师:为什么?(出示这两组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第二组有规律,第一组没有规律。
师:你们不但记住了还发现了它有规律,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规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眼光找规律。(板书课题: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颜色找规律。
1.教学例1。
师:大家知道6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儿童节。
师:是啊,儿童节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了,为了迎接这一天,小朋友们都忙着布置教室呢,我们也去看看吧。
PPT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刚才考大家的记忆力,现在可要考考你的眼力了。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的现象?
(1)彩旗的规律。
生:彩旗是按黄红黄红……这样排列的。
师:谁能说得简短一点呢?
生:按黄红黄红这样排列的。
师:为什么少说了几个呢?
引导:因为前面、后面的排列都是一样的。
师:前后的排列一样就叫“重复”。(板书:重复)我们可以把黄红两面彩旗看成一组,(板书:一组)后面都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用线画出一组一组。(PPT课件上操作画线)
师:所以彩旗的颜色规律是2个为一组,按黄红重复排列的。 (板书)
师:谁能像老师一样来说一说?
指名说,然后全班一起说。
(2)灯笼的规律。
师:灯笼的颜色有什么规律?
生:灯笼颜色的规律是3个为一组:按红蓝蓝重复排列。
指名几个学生说一说,老师边说边画虚线。
师:每一组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二个呢?如果按照这个规律,那么接下去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呢?第3组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第100组的第一个呢?为什么?
(3)同样的方法教学小花的规律。
师:经过找彩旗、灯笼、小花的规律,你知道我们找规律可以从哪一方面去找吗?引导回答颜色的规律。(板书:颜色)
(4)小朋友的规律。
2.练习:教材第85页“做一做”,自己去设计有颜色规律的一排小花,比一比谁设计的漂亮。
(二)找数字的规律。
1.教学例2。
PPT课件出示例2。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的规律,填一填。
师:根据你填的说说,几个为一组?是怎样重复排列的?
生1:第(1)题是2个图为一组,按照2个碗再3个碗重复排列,数字是2,3重复排列。(板书:2和3为一组,2,3重复排列)
生2:第(2)题是4只鸡为一组,按照1只母鸡、3只小鸡为一组重复排列的。数字是1,3重复排列。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是数字的排列规律。(板书:数字)
2.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2题。
(1)独立完成,填在教材上。
(2)汇报,先说出每道题的排列规律,再汇报填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1题。
师:自己先理解题意,再圈出每一组的图形,然后找出错误的图形画“?”,在后面给的两个图形当中选择正确的图形画“??”。
师巡视,给予个别同学点拨和帮助。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2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13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数学游戏。
四、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颜色:2个为一组,按黄红重复排列。
数字:2和3为一组,2,3重复排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激趣导入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中放手于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得出排列的规律,给予他们极大的获取知识的空间。在教学例2时,更是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汇报,让他们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足之处] 本课练习题只局限于教材上的习题,没有再多设计几道,练习得不够充分。数学游戏只进行了一组同学,同学们都余兴未尽,很是遗憾。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多设计几道内容丰富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以巩固所学的内容。数学游戏多进行几组或者再加以改变,增加一点难度再进行几次。如果条件允许,到操场上全班参与进行,估计效果会更好。
第2课时 数字规律
/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页例3、例4和做一做、第88页例5和做一做及练习二十第3~6题。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较复杂的有规律的排列,通过观察,推理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一些较复杂的数字变化和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一串和例5一样的珠子,水彩笔。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 ?
师:仔细观察图,判断一下横线上应该画什么图形,说说为什么。
师:物体有规律地排列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和乐趣。数字有规律地排列能让我们的小脑瓜更加聪明,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数字会怎样排列,别忘了动你们的小脑瓜哟!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PPT课件出示例3(1),只出示图。
师:仔细观察第一组图形的变化,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认为横线上应该画什么样的图形?
生1:摆3个正方形为一摞;3个正方形为一摞,摆了两摞共6个……在第一条横线上要画5摞这样的正方形,共15个;第二条横线上应该画6摞这样的正方形,共18个……
生2:我发现的是后一个图形要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小正方形,这3个小正方形为一摞。第一条横线前面是4摞这样的小正方形,共12个,那么第一条横线上应该是5摞共15个小正方形,第二条横线上就是6摞共18个小正方形,第三条横线上是7摞共21个小正方形。
师:说得真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理解的是后一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在PPT课件上画出箭头线,写上+3。
(2)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1)中的第二组图和例3(2)题。
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出规律和解决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板书)
例3(2)第一行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5,后一个比前一个多5,第二行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相差4,后一个比前一个少4。
注意:每道题后面都有两条横线,填完之后,老师可以再接着让学生多填几个数。
(3)练习: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1题。
师:先不要急着下笔,要先观察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多少或者它们中有什么规律,然后再根据规律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几。
汇报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或者数字排列的规律是什么。集体订正。
2.教学例4。
(1)PPT课件出示例4。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美丽的花朵,花瓣中可藏着秘密呢,仔细观察,看看谁能发现规律。
汇报。
生1:两个花瓣上较小数字相加等于另一个花瓣上的大数字。40+50=90,30+40=70,20+40=60。(板书)
生2:花瓣上最大的数字减去一个花瓣上的数字,就等于另外一个花瓣上的数字,并且左边的花瓣数字是取大的。90-40=50,70-40=30,60-40=20。
师:真好,同学们发现的这两种方法都对,用这两种方法我们就能顺利地填括号了。(80,10)
(2)练习: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2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汇报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或者数字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3.数字规律的应用。
(1)教学例5。
师:这是老师的手链(出示断的手链和备用的4颗珠子,两颗黄两颗蓝),今天早上断了,还掉了2颗珠子,想把掉的珠子重新穿上,可是不知道穿什么颜色的珠子了,同学们帮帮老师好吗?
师:小组讨论珠子排列的规律。(板书:2颗黄1颗蓝)
师:根据规律判断掉的是什么颜色的两颗珠子。(少了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
邀请学生上来帮老师穿珠子。提醒学生注意是先穿蓝色的珠子还是先穿黄色的珠子。
把手链的两头系上,向大家展示,并感谢同学们的帮忙。
(2)练习:教材第88页“做一做”。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珠子排列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3题。
先观察图找出规律,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4题。
小组讨论珠子的排列规律,然后用水彩笔画在教材上。
3.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5,6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你们自己的观察发现了数字的变化规律,不仅如此,你们还能根据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运用规律帮助了老师,我很开心,谢谢你们。希望在今后碰到复杂的有规律的问题时,同学们还能像今天这样,仔细观察,找出规律,正确地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数字规律
5/10/15/20/25/30/(35)/(40)
24/20/16/12/8/(4)/(0)
40+50=90,30+40=70,20+40=60
2颗黄1颗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一课教学的规律不再是一组事物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在图形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间的规律。在教学时,由图形的规律抽象出数量增减的规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究,又结合小组合作。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加深难度出现例3,这个思考性的题目,促进了学生动脑,拓展了思维。穿珠子的情境创设得很好,学生都很善良,愿意主动帮助他人,所以同学们兴致极高,都能积极地动脑想办法,效果很好 。
[不足之处] 由于三个例题的教学,课堂节奏把握得不太好,有一个环节拖拉,导致了拖堂。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注意时间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