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知识梳理
知识点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的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例: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因不包括
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的越好 B.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 D.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解体思路:水对植物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水越多越好。
答案:A
练习:解读实验数据:请你分析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后,回答下列问题。
发育期 天数 需水总量(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192
(1)不同时期小麦的需水量一样吗?你认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2)每天需水量和需水总量最大的分别是什么时期?
[答案](1)不一样。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小麦在不同时期的需水量进行灌溉,既能科学地满足小麦对水的需要,又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每天需水量和需水总量最大的分别是抽穗期和灌浆期。
知识点2:茎的输导作用
1.茎的输导作用是通过维管束的导管和筛管来完成的。
2.木质部中的导管,是死细胞构成的通道,输导方向是由下向上,运输水分;韧皮部里的筛管,是活细胞构成的通道,运输方向是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
例: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树木死亡( )
A.环剥主干树皮 B.环剥侧枝树皮 C.树干空心 D.表皮脱落
解题思路:木本植物茎的韧皮部在树皮的内层,向下运输有机物。破坏主干树皮后,根得不到有机物,因此植株死亡。
答案:A
练习:小柳树因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A.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B.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D.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知识点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重点)
1.表皮的保卫细胞可控制气孔的开放和关闭。
2.
3.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
4.蒸腾作用能够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5.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1: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
解题思路: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无论在什么时期都这样。这不是在浪费水分。
答案:B
例2:你认真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没有?请结合图“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是 。
(2)请你在右下框中画出一对保卫细胞张开状态的示意简图。
解题思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气孔不仅是水分的通道,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答案:(1)气孔 (2)略
练习1: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C
练习2:在下图中,填出A、B、C三个图的名称,并用箭头在图中表示水分蒸腾途径。
(1)A ,B ,C 。
(2)当A受到大量损伤后,植物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当C受到大量损伤后,植物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答案:(1)根尖成熟区细胞(一个根毛细胞) (茎的)导管 叶片的结构
(2)萎蔫现象。根尖成熟区细胞大量损伤,吸水能力降低,叶的蒸腾作用导致植物萎蔫。
(3)植物长势弱或死亡。原因是有机物的合成减少,影响植物体各方面的生长和发育。例如能影响到根的呼吸和生长,从而导致生命力减弱或死亡。
知识点4:探究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运输
1.选择生长旺盛的枝条和幼苗,以确保实验效果。
2.枝条上带有叶,通过叶对水分的蒸腾作用,利于有色液体的上升。
3.选同样枝条插入清水中做对照。
4.注意掌握时间,避免横向扩散,影响实验结果。
例1:将一段带叶的柳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横切面被染红的结构是
A.木质部 B.导管 C.筛管 D.韧皮部
解题思路: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由下向上。所以将一段带叶的柳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木质部会被染红。
答案:A
练习:下图是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据图回答:
(1)标号①为 ,作用是 。
(2)标号②为 ,能够进行 ,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3)标号③的作用是 。
答案:(1)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2)形成层、分裂 (3)运输有机物
知识点5: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条件
最主要的是光照和温度。因为较强的光照提高了空气的温度和叶片的温度,使叶内水分汽化过程加速,蒸腾作用加强;较低的温度则使气化速度减慢,蒸腾作用减弱。此外空气流动对蒸腾作用也有影响,空气流通快可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下表表示某种植物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失水量。请分析回答:
时间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7~8时 9~10时 11~12时 1~2时 3~4时 5~6时
失水量(克) 190 209 221 233 227 213
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影响植物失水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条件。随各个时段时间的变化,由于温度的不同而引起了失水量的不同。
答案:温度
练习: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下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下面曲线图(2)表示:
(1)曲线工代表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_________化,原因是_________。
(2)曲线Ⅱ代表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_________化,理由是_________。
(3)曲线m代表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_________化,原因是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结果得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5)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1)C、D C枝条气孔被凡士林封闭,D枝条去掉叶片,二者都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2)B 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下表皮气孔封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上表皮气孔未封闭仍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部分水分 (3)A 叶片未作处理,上、下表皮的气孔未封,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较多(4)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5)防止水分蒸发
最新考题
考纲解读: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的内容,在中考时常常以选择题、数据分析题等形式出现。
维管束是贯穿植物体的一条主线,在近年的中考题中对导管、筛管的考查已不再局限于二者的结构和功能,多见于二者功能上对植物其他器官及功能的影响。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常以分析说明题、选择题出现。
考题1:(2009泉州)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维生素 D.适宜的温度
答案:A
考题2:植物体吸收、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和结构分别是 ( )
A.导管、根 B.筛管、根 C.根、导管 D.根、筛管
考题3:(2009德城)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答案:D
考题4:右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 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 装置。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 (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
(3)若C装置中,锥形瓶内的水滴有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可发现枝条纵
切面上被染红的部分是 。
答案:(1)A (2) C 叶 提高 (3) 本质部(“导管”或茎的“中间部分”均可)
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2.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
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一些根毛和幼根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C.没有及时浇水
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无机盐的吸收
3.家庭盆栽花卉,浇水时干透、浇透,这样做的意义是( )
A.促进根向深层发展 B.利于根吸水
C.利于根的呼吸 D.利于根吸收无机盐
4.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B.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C.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
D.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5.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的种子中不含水
B.水分充足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姿势
C.水分充足使叶片舒展,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6.导管输送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 )
A.有机物,从上向下
B.有机物,由下向上
C.无机盐和水,从上向下
D.无相盐和水,从下向上
7.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呼吸旺盛,产水多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多
C.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蒸气多
8.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渗出的汁液主要来自( )
A.树皮 B.筛管
C.筛管和导管 D.导管
9.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蒸腾作用 B.构成细胞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10.蒸腾作用时,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失的( )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都不是
1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A.根、茎、叶 B.叶、叶柄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1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
A.保卫细胞 B.气孔 C.叶片 D.根毛
13.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增加植物表面的湿度
C.促使分解体内的有机物
D.降低植物体内的水分
14.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C.蒸腾作用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表现
D.蒸腾作用晚上要比白天旺盛
15.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16.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影响水分输送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7.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18.取杨树的叶两片A和B.将A片上表面、B片下表面分别涂以凡土林,再分别用细线栓住叶柄吊在室内。几天后发现A叶片萎缩,B叶片基本保持原状态。这说明 ( )
①角质层可以蒸发水分②角质层不透水蒸气③水分经气孔散出④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成熟的甘蔗的茎非常甜而成熟的玉米的茎不甜,其主要原因是( )
A.甘蔗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玉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甘蔗茎中贮藏有大量甜的有机物,而玉米茎中甜的有机物很少,不甜
C.甘蔗茎中含有有机物,而玉米茎中没有有机物
D.以上三项都不对
20.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即“环剥”),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其道理是( )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
C.限制了无机物和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在“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
(1)选择带有叶片的枝条,实验装置最好放在阳光直射处,目的是 。
(2)烧杯中的红墨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为了验证茎可运输水和无机盐这一实验结论,又设计了一实验,如下图 (烧杯中已滴入了红黑水):
预期的实验现象是:A枝条 ,B枝条 。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该实验的结论是 。
这一实验设计思路的特点是 。
22.科学家为了测试有机物运输的部位和流动的速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用同位素标记二氧化碳供给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有机物,上午9时,测量含此标记碳的有机物在离地面1.9米处茎的树皮中,到中午12时,测得含此标记碳的有机物在离地面以下的0.5米处的根的树皮中。请回答:
(1)含此放射性标记碳的有机物是在 中运输的,方向是 。
(2)此有机物随枝叶在树中的运输速度是 米/小时。
(3)上述实验还证实了茎的韧皮部和根的韧皮部都是 。
23.下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 。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 区。
(3)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
A.1→2→3 B.2→3→l C.3→2→1D.1→3→2
(4)3是根尖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管。
(5)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 (填“大”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此时应该怎么做? 。
24.下图所示对果树进行环割树皮的实验,请据图回答。(提示:果树的的韧皮部位于树皮内)
(1)在A.B处环割前后,该枝条的蒸腾作用并没有受到影响,原因是
。
(2)该枝条环该后,果实甲和乙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
(3)如果在果树主干C处进行环割(如圆图中所示),果树的生长状况是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A D C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A C C D D B A
二、非选择题
21.(1)最强蒸腾作用 使实验结果明显 (2)有利于观察 (3)①未变红 变红
②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③证明了茎中木质部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清晰,应该选择带有叶片的枝条,并且把实验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同时在烧杯中加入红墨水。实验充分证明了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22.(1)筛管 由上向下 (2)0.47 (3)相通的
解析: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筛管运输由上向下运输的。
23. (1)根毛 (2)成熟(根毛) (3)A (4)导.(5)小(填低也给分) 及时浇水
解析: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根吸水的原理是水分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
24.(1)环割树皮没有伤到木质部,水分是通过木质部(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
(2)甲发育良好,乙停止发育
(3)果树会慢慢死亡 根部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死掉(或无法维持正常活动而死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