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15: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路程、时间与速度
目标确定的依据
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思考
?数量关系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阶段教材内容涉及得很少,更多的注重了从乘法、或除法意义上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就算在小学阶段中非常常用的几个关系量如单价×数量=总价;也没有单独的拿出作为新授内容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了意义教学、却忽视了数量关系教学,这样好处是学生不能死记公式,数学问题都得独立思考完成,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却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学生过于习惯用算术方法,忽视数量关系的应用。
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材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直接呈现速度的概念,再紧接着呈现速度的复合单位书写。在认识速度以后,通过解决例3中两个简单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让学生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建立初步的模型化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呈现的是:速度概念—单位书写—探究三者关系—应用,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从部分到整体的关系。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与时间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从未见过,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材所以就特别需要感悟速度与路程、时间密切相关。所以我认为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并应用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对于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建模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基于对学生的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能力,在经历本单元例题1和例题2的学习后,能独立解答求在一定时间内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并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而且“速度”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都知道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跟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尽管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行程问题数模的建立还是很纯数学的。加上我校学生有绝大一部分是农村的孩子以及外来务工子弟,学生学习的态度不够,内动力不强。就学生的年龄、实际与心理特点而言,他们更需要精心为他们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情境,他们更希望能充满兴趣、轻松愉快地参与学数学,用数学。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的问题,认识速度,理解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时间这个数量关系。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评价设计:
评价设计一:通过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达成目标一
评价设计二:通过活动二达成目标二
评价设计三:通过活动四达成目标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
铺垫
课件呈现
提出问题:小猴、小兔和松鼠因为跑的快慢的问题而争论起来?怎么帮他们?
2、课件呈现
提出问题:找出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猜一猜,谁走的最快
比较松鼠和猴子?引导学生得出时间一样,路程大的跑的快。
比较猴子和小兔?引导学生得出路程一样,时间少的跑的快。
1、学生观察情境图,
结合情境图说出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思考如何比较松鼠、猴子和小兔谁走的快 ?
1、学生能读懂情境图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2、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去解决问题
活动二
新知
提出问题,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一样,怎么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
学生小组交流找出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一样,怎么比较谁快谁慢。
对学生交流反馈的情况进行引导、点拨、梳理提升进而引出速度这个概念。
讲解速度单位并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根据所求出的小动物的竞走速度,总结出速度公式。
1、学生讨论路程和时间都不一样时怎么比较谁快谁慢。
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根据所求出的小动物的竞走速度,总结出速度公式。
学生能通过交流得出速度公式
会读写速度,并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活动三
课件呈现
2、提出问题:说一说每条信息的意义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速度有多快
看一看生活中的速度并说一说每条信息的意义
感受每个速度有多快
能说出每条信息所表示的意义
能感知每个速度的快慢
活动四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小组内交流
学生能找出练习1中的数学信息并使用总结出的速度公式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能把练习2中的问题读懂,会进行单位换算,并且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五
回顾总结
你们今天表现的真出色。谁能说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新本领?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回顾本节课,并说出速度公式;速度单位的读写方法。
能说出速度公式
会读、写速度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松鼠:280÷4=70(米)
小兔:240÷3=80(米)
小猴:240÷4=60(米/分)
速度=路程÷时间